北京市:纪晓岚故居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纪晓岚故居,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珠市口西大街241号,西侧近南新华街,东侧近胭脂胡同,北侧近百顺胡同。
我们乘坐地铁7号线,在虎坊桥站下车,过虎坊路路口,沿着珠市口西大街北侧人行道东行,大约250米就到了纪晓岚故居。
这是位于珠市口西大街北侧、纪晓岚故居的南门,当前已经封闭,游客进入故居走东侧便门。纪晓岚故居原为雍正朝兵部尚书陕甘总督岳钟琪宅第。
我在纪晓岚故居正门的东侧、看到一个简介牌,才知道这里还是中共地下党秘密联络站遗址。1924年11月,北京国民会议筹备处在此成立,后为进步人士刘少白的公馆。20世纪30年代初,在刘少白的掩护下,这里成为中共中央与中共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曾为地下党转送文件及经费。
纪晓岚青铜坐像东侧有一个便门洞,门洞内设置售票亭。票价:每人每次40元(含讲解)。全价票:每人每次10元。半价票:每人每次5元大、中、小学生凭学生证人员享受半价票门票优惠。1.3米以下儿童免费进入。老年人凭老年证免费进入。
一进庭院现存过厅式正房三间,后出廊,双卷勾连搭形式,两侧接过道门各一间,正立面(今临街立面)为民国初年修缮时所建中西合璧式装修,拱券门窗,上作砖雕装饰,顶部为镂空女儿墙。
故居坐北朝南,共二进院落。第一进有广亮大门、正房、倒座房,正房,七檩勾连搭加前廊一步,南立面为民国初年修缮时建的中西合璧形式装修。屋顶为镂空女儿墙,门窗为拱券形成,上雕精美图案。阅微草堂为二进院正房,五间,前接勾连搭抱厦三间,硬山合瓦屋面。内有北京最古老的紫藤萝和海棠树,传为是纪晓岚亲植。现故居平面布局已改动,但主体建筑尚存。
民国十七年至二十年(1928—1931年),刘少白居住于纪晓岚故居,时称刘公馆。民国十八年(1930年),刘公馆成为中共中央与河北省委的秘密联络站。民国十九年(1931年),梅兰芳、余叔岩、李石曾、张伯驹等在刘公馆成立北京国剧学会。1950年后,纪晓岚故居被北京市宣武区党校使用。1958年10月1日,纪晓岚故居改为晋阳饭庄。2001年11月30日,纪晓岚故居进行修缮,作为纪晓岚故居纪念馆对外开放。
纪晓岚故居占地面积570平方米。阅微草堂为二进庭院正房,五间,前接勾连搭抱厦三间,硬山合瓦屋面。东西原有厢房各三间,现已拆改为游廊。内有北京最古老的紫藤萝和海棠树,传为是纪晓岚亲植。现故居平面布局已改动,但主体建筑尚存。
二进庭院东西原有厢房各三间,现已拆改为游廊。院内各房均有抄手游廊相互连接。有海棠一株,也为纪晓岚亲手所植。
纪昀(1724一1805年),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道号观弈道人,直隶河间府崔尔庄人,历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官至兵部侍郎、左副都御史、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清嘉庆十年(1805年)二月卒,谥曰文达。
纪晓岚一生主要功绩是领衔编纂《四库全书》,同时还写出了200卷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它们成为中国现存较重要的史籍。
2003年12月11日,纪晓岚故居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七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21年3月27日,中共河北省委秘密联络站(纪晓岚故居)被北京市文物局公布为北京市第一批不可移动革命文物。
纪晓岚故居一、二进庭院的正房和厢房内,基本上都是文创、名人字画、旅游纪念品等商场,商业味道浓厚。我个人认为还是应该腾退商业网点,回归纪晓岚故居的原始旧貌,这样更能发挥名人故居的社会效益,提高当地的文化品位。
北京市内公交车:乘坐5、48路,在虎坊桥路口东站下车前往。北京市内地铁:乘坐地铁7号线,在虎坊桥站下车前往。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