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真武庙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真武庙位于北京市西城区西海东沿11号,东侧紧靠德胜门内大街,西侧紧靠西海东沿,基本上位于西海与什刹海公园中间位置。
真武庙坐北朝南,现存山门、正殿及东西配殿等建筑,与永泉庵隔德胜桥相望构成"一桥两庙"地标景观。该庙始建年代不详,可追溯至唐代祭祀北方玄武之神,历经多次修缮后成为城内重要道观。
这是真武庙南侧的德胜桥。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曾立《重建真武庙碑》,后转为民居使用。作为西城区第三批活化利用文物建筑,已完成修缮并规划用于文化展示等公益用途。
真武庙始建于唐代,主祀道教北方玄武之神真武大帝,具有镇海保平安的宗教功能。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进行重建并立碑纪事,碑文记载了庙宇重修背景与捐资情况。清末民初因社会动荡逐渐衰落,1930年代起部分殿房出租为民居,新中国成立初期完全转为居民住宅。
2010年代启动文物腾退工作,2024年完成居民搬迁与主体建筑修缮。2024年10月被正式纳入西城区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项目,成为全区81处区级文保单位中第37处完成腾退的直管公房类文物。修缮工程恢复了传统砖木结构,保留原有台基与柱础。
根据2024年发布的活化计划:功能定位:参观游览、文化展示类公共空间,运营要求:确保公益属性,每日开放时间不少于8小时。参与方式:通过公开招标引入社会机构运营,项目规划结合什刹海大运河文化片区建设,强化与德胜桥、永泉庵的景观关联性。
作为什刹海历史文化街区组成部分:与永泉庵形成"一桥两庙"景观格局。西海沿岸现存唯一道教建筑遗存德胜门箭楼视线通廊重要节点,目前已完成修缮工作,现面向社会公开招募活化利用单位,暂未开放。
什刹海地区不仅有烟波浩淼的海子、遐迩闻名的银锭桥,宗教建筑也十分丰富,既有人们较为熟悉的护国寺、广化寺、关岳庙、拈花寺、瑞应寺、嘉兴寺、火德真君庙、广福观、贤良祠、什刹海寺、铸钟娘娘庙,还有人们较为生疏的哑嘛庙、无量寺、秘密阁、五门庙、丛林寺、北极庵,它们被形象地称为“九庵一庙”。
旧时,人们到寺庙观庵不仅是为了祈福平安,还可以欣赏到一些独特的景观,如嘉兴寺的牡丹、普济寺的白海棠、拈花寺的古松、净业寺山门前的荷池、玉皇庙的铁香炉、瑞应寺的壁画、汇通祠的鸡狮石、广福观的九头鸟以及护国寺的透亮碑、机灵鬼、日月井、卧式观音、楼抱塔,还可以看到宛平县城隍庙的烧火判、城隍出巡……历代文人还会借一席清修之地,诗文唱和,以博雅兴。
去真武庙的公交地铁:国贸站上车(地铁10号线外环)至呼家楼站下车(换成地铁6号线)—金安桥站下车(B口出)。金安桥公交站,乘坐去往银狐洞站下车,步行前往上英水真武庙。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