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2023-12-12 19:01:51)
标签:

旅游

分类: 假日游中国

正定县唐朝古碑(风动碑),位于正定古城内燕赵南大街85号、常山影剧院北侧,路西侧的街心花园内。因为周边没有停车场,我匆匆转了一圈,赶紧开车去了下一个景点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俗称李宝臣碑,又名风动碑或封冻碑。王佑撰,王士则书并篆。此碑刻立于唐永泰二年(公元766年),已在正定城中耸立了1000多年。碑文主要记述了李宝臣牧恒期间因滤沱水涨,水溢至城,发动民众修途、修堤疏导,使民众泰然自若和史朝义叛乱,致使人民负担过重,为免于民众苛税之苦而实行"封征不赋"的安民政策等事宜。具有较高的历史、书法、雕刻等艺术价值。2001年由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细看古碑,碑体为青石质,螭首,龟趺座,坐北面南,造型庄重,高大巍峨。当地专家介绍,此碑高578厘米,宽230厘米,厚48厘米。碑首呈半圆形,六条盘龙相交,中间二龙爪托火焰宝珠,雕刻精美,栩栩如生,笏板形碑额内阴刻篆书“大唐清河郡王纪功载政之颂”。碑文阴刻大字楷书29行,满行55字,共1398字,现存1007字。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对于成德军节度使李宝臣,历史上褒贬不一。他原名张忠志,安史之乱时为安禄山叛唐先锋,被其收为义子,改姓安。此人一生反复无常,又首创藩镇之祸,正统史学家评其人“不足道”。但从碑文所记载的某些事情看,他任成德军节度使期间,对百姓也不无德政。如:至德三年(758年)即李宝臣统治恒州第二年,滹沱河发水,他发动广大军民修坝导水,于“城外修堤高如城墙”,使恒州人民避免了一场水灾。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上元元年夏(760年),河朔(黄河以北,主要是河北一带)大旱,有人提出要建造土龙求雨,李宝臣排除此说,组织军民引水抗旱,勤于民政,使百姓安度荒年。广德元年(763年)史朝义(史思明之子)继续作乱,有人为了备战提议增加赋税,李宝臣没有采纳,而是采取了“封征不赋”的政策,使管辖内人民免于苛税之苦。李宝臣所采取的这些举措,不但确保了恒州地区的稳定,同时保护和促进了这一带生产力的发展。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此外,关于此碑“风动”之名,《正定县志》亦有记载。1985年,常山影剧院在修下水道时,在此碑东南处发现一通清乾隆二十九年《始建风动书院记》碑,得知这里原建有一座“风动书院”,故由此得名。值得一提的是,风动碑碑身硕大,造型雄伟,镌刻细腻精美,自永泰二年树立后位置未曾变动,因此,碑址对研究唐代中期正定的地理、郡衙等位置均有重要历史价值,对研究藩镇割据时期河北一带政治、军事情况提供了重要的文字依据。而碑文字体遒劲洒脱,也为历代书法家所称道。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了更好地保护古碑,1953年,这里修建了碑楼。如今,龟趺座半埋地下,只露上半部,是显示正定古城地形、地平变化难得的实物。《正定县志》称此碑为“风动碑”。正定人也这么叫,但是大都不知道出处,甚至于有以讹传讹,叫成“封冻碑”的。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历史上李宝臣曾经率领十八骑奔赴太原,劫持太原尹杨光翙,万余追兵不敢逼进。后来李宝臣屯兵土门关,扼守井陉口(在今河北井陉北)。唐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任命李宝臣为恒州(今河北正定)刺史。唐乾元元年(公元758年),郭子仪、李光弼等九位节度使将安庆绪围困在相州(今河南安阳市)。李宝臣不得已投降,被朝廷封为恒州刺史、密云郡公。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李宝臣又反叛了唐朝,归降了史思明,继续守卫恒州。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唐上元二年(公元761年),史思明被儿子史朝义杀害。李宝臣不愿做史朝义的臣子,公元76211月,率领恒赵深定易五州之地归附朝廷。唐代宗为了表彰他,赐皇姓并改名李宝臣。唐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安史之乱平定。为尽快恢复社会秩序,朝廷对安史旧将的罪行大都既往不咎。李宝臣被封为首任成德节度使,占据恒州(今河北正定)、定州(今河北定州)、易州(今河北易县)、赵州(今河北赵县)、深州(今河北深州)、冀州(今河北冀州)六州之地,在河朔的藩镇军阀中势力最强。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李宝臣勾结幽州等地的藩镇军阀,不听朝廷诏令,不缴纳赋税,自己任命官吏,逐步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成为河朔三镇之一。晚年猜忌好杀,死于术士的“仙药”。史学家大多认为李宝臣一生反复无常,又首创藩镇之祸,评其人不足道。
但是,风动碑主要记述了成德节度使李宝臣主政恒州九年的政绩。从碑文记载的某些事实看,李宝臣从公元758年统治恒州起到任成德节度使期间,在当地也不无德政。李宝臣采取的施政举措,在客观上保护了恒州地区的安定,也促进了这一带地方生产力的恢复和发展。

河北省:正定县“唐朝古碑”

有道是碑文的字体有讲究,代表了唐中晚期书法艺术的一种流派;碑体的造型、雕刻、纹饰等艺术手法是唐中晚期碑刻的代表作。碑文由唐代支度判官、朝散大夫兼监察御史王佑撰文,唐朝散大夫行太子司仪郎王士则书丹并篆额。

谢谢关注!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231212日星期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