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正定县“蕉林书屋”

标签:
旅游 |
分类: 假日游中国 |
书屋的大门从街口进深十余米,在马路上不好发现,打听街坊才找到。这里是免费景点,好像无人值守。马路边墙垛上悬挂着一个不锈钢竖牌,上书“正定县梁清标研究会”。
梁清标1667年(康熙六年)被革职后,离开喧嚣的京城回到故里,摆脱了冗杂事务的纠缠,翩然而轻松,遂葺蕉林书屋,在书海画卷中享受文人雅士的生活乐趣。关于蕉林书屋的构筑及斋名缘起,梁清标在《蕉林书屋图小序》中云:“蕉林书屋者,予之所构以藏书而燕息咏啸于其中者也。予性不敏,不能博闻强记,以窥夫古人之学,顾好买书,奉钱恒苦不给。见人则求所未见书,得一帙如遇故人,辄怡然累日然。率不能读也,久之所蓄益多。又特爱芭蕉青翠舒卷自如,有林下风味,于是筑室布席拥其间,自谓南面百城不以此小。畦种蕉数丛,掩映窗几,迎风摇曳,庶几可忘暑渴而澹尘也。盖蕉之为物,于晴日和风轻阴皎月无不宜,而尤宜于雨淅沥空阶,声响互答,孤客闻而兴思,幽人为之舒抱矣。尝闻怀素嗜书无纸,种蕉数万本取叶供书,号所居曰绿天。古人高致如此,予非工书者而窃有取于蕉,当其广敷清阴,湛然如水,吾不知于绿天之居何如也?”可知书屋冠名“蕉林”,一则因主人“特爱芭蕉青翠舒卷自如,有林下风味”,二则系主人仰慕怀素“种蕉数万本取叶供书”于“绿天庵”的高致情趣及崇尚草圣洒脱豪放的性格和书风。
进入过道十余米处就是蕉林书屋座东面西的一门,门两侧悬挂一付字对联,上联:孝纯由自性;下联:清白自家傳。古老的木门尽显岁月的痕迹。
郑午昌的《蕉林书屋图》。从郑午昌“蕉林书屋图”可知,蕉林书屋是一处布局严谨的院落,为四合院式,坐北朝南,原有大门、二门,卷棚布瓦顶。板瓦覆顶的砖屋、葱茏的芭蕉、叠置的太湖石相互映衬。蕉林书屋面阔三间,进深两间,青瓦覆顶。通面阔11 米,通进深7米。两山面为铃铛排山脊,梁架为六檩前出廊式。檐柱与金柱间所施的抱头梁,梁头作麻叶头。梁间用狭窄的垫板,板下以荷叶墩撑托,其下为额枋。柱础为覆盆式。蕉林书屋这里不仅是梁清标珍藏历代名人字画和古今书籍的地方,也是他的一处特殊住宅。院中,种植着银杏、海棠以及主人最喜爱的芭蕉,秀逸的太湖石环列其中,反映了主人高雅的美学修养。
进入大门,又是一个十余米过道,尽头左侧有一个“凸”形便门,门两侧悬挂一幅对联,我对篆字没什么研究,因此免费博友自己看吧。门楣上方悬挂横扁,上书“汀浅”两个大字。
蕉林书屋落成,梁清标将所藏的书籍和历代法书、名画珍储其中,使蕉林书屋“蓄古书数十万卷”。而书屋中最重要的藏品是历代法书名画,且多是稀世珍品。著名的王羲之的《兰亭序》,李白的《上阳台》,阎立本的《步辇图》以及宋徵宗的《柳鸦芦雁图》、顾恺之的《洛神赋》等,这些名家墨迹都曾是蕉林书屋的旧藏。他收藏的珍贵字画多达数十万卷,有“收藏甲天下”之美誉。
我去的时候书屋内的厅堂都是铁将军把门,好像没有开放有没有人值守。
由于梁清标收藏丰富,学问渊博,职高位尊,所以蕉林书屋也是当时文人墨客雅集之所。当时不少名书画家为蕉林书屋题诗作画,如肖晨的《蕉林书屋图》和汪懋林的词《潇湘夜雨·题大司农苍岩先生蕉林书屋图》等。梁清标所藏名画,留存至今的有隋展子虔《游春图》卷,唐阎立本《步辇图》卷,唐周昉《簪花仕女图》,唐孙位《七贤图》,唐人《仿顾恺之洛神图》,五代荆浩《匡庐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卷,五代佚名《闸口盘车图》,北宋范宽《雪景寒林图》,北宋郭熙《窠石平远图》轴,北宋李公麟《摹韦偃牧放图》卷,南宋李唐《万壑松风图》,南宋江参《千里江山图》等。(加粗字体画卷藏于国内诸博物馆,其余画卷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据河北省文物专家陈耀林调查,国内外各大博物馆所收藏的蕉林旧藏多达160余种。
前院正房为灰瓦硬山卷棚顶。面阔三间、进深一间。因年久失修顶部已部分坍塌。西厢房面阔二间,进深一间,已改建成平顶。后院小姐绣楼为二层硬山顶建筑。坐东面西,面阔三间,进深一间,顶部已改建成平顶。蕉林书屋是正定县城建局公产房。1995年5月10日正定县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正定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落败的蕉林书屋虽然仍旧是银杏临窗、石阶带雨,但是历史的许多记忆让人们不能忘怀。在梁氏后人不断呼吁和各方努力下,石家庄市政府已于2009年责成正定县政府召集相关部门进行深入调研,并邀请省市文物部门领导和专家赴“蕉林书屋”进行专题调研,征询保护方案,待时机成熟,将蕉林书屋划归文物部门管理,石家庄市将拨付专项资金进行管理和修缮。蕉林书屋恢复后,将按照原有收藏格局,展览各类文物藏品或复制品,再现其“收藏甲天下”盛况。
蕉林书屋 被“京察解任革职”,“公即翩然归里,手葺蕉林书屋,赋诗饮酒,优游泉石间,有终焉之志。”康熙八年,又“特旨以尚书起用”,其后再任刑部、户部、兵部尚书,升保和殿大学士,奉敕主持监修《 三朝国史》、《政治典训》、《平定三逆方略》、《大清会典》、《一统志》、《明史》等。梁清标于康熙三十年卒,年七十二岁。
在《西园雅集图记》中,梁清标还说到另外一件事:一日有人持画登门拜访,该画画轴已坏,绢被煤烟熏黯。梁清标就着太阳谛视墨痕,知道所绘是西园雅集的内容,而轴端并没有题识不敢妄断,“然笔法细谨,位置雅丽……遂购而新之,稍稍浣濯尘垢,再开生面,灿然可观矣”。又藏了六七年,再三审鉴,才确定应该是李公麟的手迹,即使不出自李氏也当是宋人名手所临摹。以上两例可见梁清标鉴赏书画态度之谨严,结论之审慎。
当然,梁清标的鉴定也存在过极个别的失误,如宋黄庭坚《千字文卷》,实为南宋人伪作,梁误定为真迹。但很多确系真迹的宋元名作,都曾经他收藏,如隋展子虔《游春图》、唐阎立本《步辇图》、周昉《挥扇仕女图》、五代顾闳中《韩熙载夜宴图》、宋郭熙《窠石平远图轴》、李公麟《临韦偃牧放图》、马和之《后赤壁赋图》等,都是煌煌巨制。可惜他没有留下著录书,无从窥见他藏品的全部和对鉴别的见解。多少煊赫名迹一朝散佚,亦如烟云过眼。
刻帖结集
《秋碧堂法书》帖石拓片,清初刻帖之风盛行,作为收藏、鉴赏大家的梁清标为了使更多的人看到自己的秘藏,他从自己大量的藏品中精选了九位书法家的作品墨迹,有西晋陆机《平复帖》、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张金界奴本)、唐杜牧《张好好诗》、颜真卿《自书告身帖》、宋苏轼《洞庭春色赋》、黄庭坚《阴长生诗》、米芾《七言诗》、元赵孟頫《洛神赋》等历代书法大家的代表作,延请金陵名雕工尤永福精心摹镌成《秋碧堂法书》八卷,因其存有原墨迹的神采风韵,故成为清初很有影响的名帖。
梁清标勤敏好学,一生著作盈箧,梁清标所著《蕉林诗集》18卷,共收诗作二千一百六十三首,刻于康熙十七年,其中有许多为当时著名书画家、收藏家所写的题画诗。另有《蕉林文稿》、《棠村词》、 《棠村随笔》、《棠村乐府》、《棠村奏草》、《悠然斋诗》,《蕉林诗钞》、《使粤集》等传世。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更多精彩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