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三教寺(三教堂)位于定林寺背后山坡之上,从定林寺二进庭院西院穿过月亮门,然后拾级而上,抬头看见一个单独的院落,有院门、有围墙,这就是三教寺。
小院子四围青石朱墙,南侧有一个小巧玲珑青瓦覆顶的院门,门口没有对联、有没有门楣扁额。
穿过院门来到院中,小院子不大但干净整洁,院门东侧也有一棵银杏树,比起定林寺内的古银杏树,这一棵就是孙子辈了,这只是相对而言,但是它也有1300年的树龄了,树高:20米、树围:6.3米。
院子的西侧有一尊古石碑,由于无任何保护措施,碑面斑驳陆离划痕密布,但字迹尚可辨认,上面记载了三教寺的历史沧桑。
银杏树的北侧有一个石碑,上面凹刻着一个大大的福字,碑名曰:“摸福增福
摸福增寿”。
这是一块神奇的福字碑,别看福字碑碑身高大,但有很多人却摸不到它,而且摸到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说法。如果你想知道您的福气从何而来,那就按照下而规则试一下吧!
摸福规则:1、站在5米开外的黄线后面,紧闭双眼,双手平直前伸
(做僵尸状)。2、男士上心迈左脚,女士先迈右脚,大胆的往前走,手触摸到碑面即停,且双手不可移动分厘。3、旁观者不得说话指点,摸者不可偷看,心诚则灵否则就不灵了。
你的手触摸到福那个部位,佛家师傅就给你解析你将来的时运,然后给你三柱香,到后面大殿上香祈祷,但别忘了捐几个香火钱啊!
三教寺的后半部分是一个四级台阶的石台,石台上面是“三教堂”。三教堂,三开间庙宇建筑,因堂内一殿供奉佛、道、儒三教创始人像(佛教为释迦牟尼、道教为老子、儒教为孔子),集佛、道、儒三教为一体,故名三教堂。三教寺是唐代开始的一种民间信仰方式,类似于民众在家中的佛堂,后来在明清开始盛行的特殊的寺庙形式。在供奉中各地对佛、释、道并没有统一的排序,建设三教寺人员因身份各异,对三教供奉排序也不同,但很多朝代治国理政的人才大都是孔子门生,对三教堂孔子的排位也多有不满,在清代甚至禁止三教堂,避免矛盾激化。在孔子的家乡,儒教的发源地,山东唯一的三教堂——定林寺三教堂为何把释迦摩尼尊为首位,孔子排在第二位呢?思来想去,我认为还是因为刘勰。定林寺建寺之初是为了礼佛,刘勰在此校订佛经半生,著《文心雕龙》名满天下,并入定林寺出家,晚唐在定林寺后建三教堂,遂以尊佛为首,怀念刘勰之功绩。
三教堂始建于晚唐,堂内正中供奉的佛教鼻祖释迦牟尼佛,西侧是道家至尊老子,东侧是儒教尊圣孔子。这是山东省境内唯一的一座三教寺,供不同信仰的善男信女同堂礼拜。
这是三教堂内西侧供奉的是老子神像。
老子,(前600年—前470年之后)姓李名耳,字伯阳,传说老子出生时就长有白色的眉毛及胡子,所以被后人称为老子。中国春秋时代思想家,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其被唐皇武后封为太上老君,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在道教中,老子是三清尊神之一太上老君的第十八个化身,被尊为道祖。
这是三教堂内东侧供奉的是孔子神像。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市)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省夏邑县),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大成至圣先师”。
孔子开创私人讲学之风,倡导仁义礼智信。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晚年修订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去世后,其弟子及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论语》。该书被奉为儒家经典。
孔子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在世时就被尊奉为“天纵之圣”“天之木铎”,更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其人被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大祀。
要说浮来山最大的亮点还是位于定林寺前院的“千年树王”,
此古树乃冰川时代留下来的树种,有“活化石”之称。经国家林业部专家鉴定,为“天下第一银杏树”。此古银杏历尽沧桑,有诗赞曰:“蓦看银杏树参天,阅尽沧桑不计年。秦柏汉松皆后辈,根蟠古佛未生前。”。清顺治年间莒州太守陈全国立石碑题诗曰:“大树龙蟠会鲁侯,烟云如盖笼浮丘。形分瓣瓣莲花座,质比层层螺髻头。史载皇王巳廿代,人经仙释几多流。看来今古皆成幻,独子长生伴客游。”
山南海北的中国人,此生有幸身临其境亲眼目睹千年树王,实为快事一件
谢谢观赏!
请关注: http://qdlx110.blog.163.com 更多精彩游记。
登崂望东海
2016年10月15日星期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