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来山,整个山势就象一条卧龙。北面佛来峰是龙头,定林寺为龙口,西面南北走向的浮来峰为龙身,南面飞来峰是摆动的龙尾。龙能腾云驾雾,但龙离不开水。卧龙泉则如生命之水,润泽着静卧山中的蛟龙,驱恶镇邪兴邦利民。
卧龙泉
传说在很久以前,浮来山这地方原来没有山。西面是一潭深水,潭中有一蛟龙,经常呼风唤雨为害一方。忽一日,棋山寺的小和尚偷吃人参果后腾云南飞。老和尚喝了残汤穷追不舍,飞至洛河上空,降落在洛山顶上化作僧人峰。那小僧不知师傅落地,只顾奋力南飞半途猛一回头,地上就起了转头山子在今廿里堡西。
小和尚未见师傅追来,于是便降落到潭上立地成佛,这便是佛来峰的来历。峰下压住了兴妖蛟龙,至今卧龙泉仍镶嵌凿制石龙头即象征此意。
南面飞来峰山腰一条天然石龙蟠山缠绕那一个个斗大的龙鳞似人工雕凿巧夺天工。由此我们可以猜测当年刘勰为其辉煌巨著取名《文心雕龙》,是不是受了雕龙遗迹的启示而为之呢?
卧龙泉泉水清澈见底,据专家考证,泉水属优质矿泉水,水中含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据测定浮来山矿泉水的含锶量是崂山矿泉水的几十倍。前几年,有许多投资者意欲合资开发矿泉水,但我们为了保护天下银杏第一树对这些开发予以回绝。卧龙泉为石灰岩溶洞洞内一年四季贮水与莒北玉皇山的裴泉相似。
传说若干年前泉中栖息“龙鱼”,学名鳗鲡。因莒地仅有又称“莒龙”。后因水浅池小龙鱼绝迹。为昭告后人注意保护生态遂将此泉称为“卧龙泉”泉边立石碑永志。这种比重较高的硬水浮力超常,许多游人向泉中抛掷硬币,居然都漂浮水面数分钟,令游客兴趣盎然。 
救生泉
这便是救生泉。据莒志记载,清朝咸丰年间捻军过莒,官兵追杀,附近乡民入山避难。当时因人多泉少造成渴灾,危难之际蒙略知勘识水位者指导掘地尺许而得此旺水甘泉,渴患幸免寺僧为感谢山灵,立木碑曰“救生泉”,乱后更之以碑,救生泉之名由此而得。
同治癸酉、甲戌年间。约1873年前后莒西旱灾、蝗灾相继气候反常,甲戌四月瘟疫流行蔓延,得病者高烧头疼、呕吐至口鼻出血而亡。当时定林寺住持宏济精于医术,率群僧广集柴胡、连翘、双花等草药捣烂装袋系绳沉泉浸泡,广传乡民饮之以防病。
数日后,凡饮此水者得防病、治病双重功效。灾后有民歌传颂道:“连翘柴胡配双花,泡入泉涧治瘟痧。救生泉水再救生,慈航普渡济万家。”直到现在浮来山域乡民还在传承乃至使用着上述验方。
谢谢观赏!
请关注:http://blog.sina.com.cn 更多精彩博文。
登崂望东海
2016年10月27日星期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