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军产散文阅读策略13:散文开头句段作用

(2019-03-03 22:53:19)
标签:

散文阅读

教学策略

分类: 教学论坛

散文开头句段作用

渭南高级中学张军产省级名师工作室http://blog.sina.com.cn/u/6489091438

散文作品中总会有一些特殊段落,即在文章的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段落,如开头段。高考命题常会就开头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设题。

一、考情回顾

1.张承志的《大河家》: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2.向狸狸的《耽在磁器口的光阴》:说说开头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3.2011·湖南卷)徐志摩的《想飞》: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

4.2017·全国2卷)《窗子以外》选择题D项,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和选择题A项,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二、考情分析

从散文的结构上来说,不同位置、不同类型的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往往不同。那么,处在文章开头位置的句段有什么作用呢?开头句段的作用有哪些考查方式呢?

1.开头句段的作用

(1)开门见山点明中心

(2)引起下文。有一些文章开头虽不直接点题,但能引起下文。或连续发问,发人深省,引发读者兴趣;或埋下伏笔,暗示下文呼应;或设置线索,暗示下文贯通;或设置悬念,暗示下文解释;或运用特殊语言,以照应结尾。

(3)奠定基调。有的文章开头就展现思想深沉或情感饱满的特点,比如连续感叹,抒发强烈感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

(4)正反铺垫。有的文章要写某个人、某件事或某个道理,但开头不直接写这些内容,而先去写别的人、别的事或别个道理,这样就从正面或反面为要写的人、事、理作了烘托、陪衬。这种方法叫铺垫。无论是正面铺垫还是反面铺垫,其作用都是调动读者浓厚的阅读兴趣。要注意的是,反面铺垫又叫对比

2.考查方式:

1)以选择题形式考查,如2017年全国2卷: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2)以简答题或探究题的方式考查,如2011·湖南卷)徐志摩的《想飞》: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

三、学情回顾

散文开头句段的作用,在高中语文课本上都学过,例如:荷塘月色》的开头一句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文眼,开门见山,点明中心,不但是夜游荷塘的缘由,而且奠定了全篇的感情基调;又如《故都的秋》开篇点明北国的秋“清”“静”“悲凉”的特点,以北国之秋和江南之秋作对比,表达对北国之秋的向往之情,总领下文,奠定文章的感情基调;再如,《小狗包弟》第一自然段写了一个艺术家和狗的故事,引出我家曾经养过的那条小狗——包弟;还如,《囚绿记》开篇从“这是去年夏间的事情”“我住在北平的一家公寓里”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引出下文“囚绿”的故事等等。

四、解题指导

例如:张承志的《大河家》: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

大河家是一处黄河渡口。

年年放浪在大西北的黄土高原之间,大河家便渐渐地成了自己的必经之地。它恰像那种地理老师不懂的、暗中的地理枢纽;虽然偏疏贫穷,不为人知,却比交通干线的名胜更自然更原始。不露痕迹地沟通着中国。

这些地点,一旦了解多了,去熟了,就使人开始依恋。像我此次离开祖国两年之久,从归国那一瞬起便觉得它们在一声声呼唤。真是呼唤,听不见却感觉得到,在尚未立稳脚跟放下行李前,在尚不能马上去看望它们之前,该先在纸上与它们神交。

解析:本文前三段,第一段点出题目含义;第二段介绍大河家的具体情况,点出主题,预示下文;第三段写出写作缘由,抒发情感。

组织答案:开门见山,点出文章的主题;挑明写作缘由,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调,展现思想深沉、情感饱满的特点;总领下文,预示行文的内在结构,当下的感念与往昔的情景相互交织。

又如:向狸狸的《耽在磁器口的光阴》开头第一段

离开重庆已有三年,我仍不时想起那个湿漉漉的城市,想起清晨中的南山,想起沙坪坝广场上黄昏里的行走,想起我的烟雨迷蒙的磁器口,永远的磁器口。

问题:说说开头第一段在全文结构中的作用。

解析:这是开头第一段,从仍不时”及三个“想起”构成的排比句,表达对磁器口怀念。下文都是围绕描写对象“磁器口”来写的,那么,开头第一段的作用就一目了然了。

组织答案:总领下文,引出描写对象——磁器口。

再如2011·湖南卷)徐志摩的《想飞》第一自然段:

我们吃了中饭出来到海边去,云雀们也吃过了饭,离开了它们卑微的地巢飞往高处做工去。瞧着,这儿一只,那边又起了两!一起就冲着天顶飞,小翅膀动活的多快活,圆圆的,不踌躇的飞,——它们就认识青天。一起就开口唱,小嗓子动活的多快活,一颗颗小精圆珠子直往外唾,亮亮的唾,脆脆的唾——它们赞美的是青天。瞧着,这飞得多高,有豆子大,有芝麻大,黑刺刺的一屑,直顶着无底的天顶细细的摇,——这全看不完了,影子都没了!

问题:简析文章第一自然段描写云雀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段落的作用,首段描写的内容和结构上引出下文的作用应该不会有错,只要套进文本,4分到手。

组织答案:描写出云雀飞向青天的高远与快乐;引出“我”对“飞”的渴望。

还如:(2017·全国2卷)《窗子以外》第一二段

话从哪里说起?等到你要说话,什么话都是那样渺茫地找不到个源头。

此刻,就在我眼帘底下坐着,是四个乡下人的背影:一个头上包着黯黑的白布,两个褪色的蓝布,又一个光头。他们支起膝盖,半蹲半坐的,在溪沿的短墙上休息。每人手里一件简单的东西:一个是白木棒,一个篮子,那两个在……

1)选择题D项,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一句看似多余而突兀,但读完全文之后,就会明白作者正是从那种渺茫之感开始梳理自己思路的。

解析:D项正确,开头的“话从哪里说起”作用在于引出话题。

2)选择题A项,第二段描写窗外四个乡下人的背影,笔触细致,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并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解析:A项正确,内容上,表露出观看者对他们的陌生与好奇;结构上,引发下文关于窗子内外的感叹

五、总结感悟

 散文开头句段作用题可以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和读者角度考虑,重点是内容和结构。如内容方面,写了什么,强调了什么,某某抒发了什么感情,进一步写了什么等等;结构方面,点题、引出下文等;表达效果方面,看开头段在表达技巧上的特色,打出其表达作用;读者角度,看开头段能给读者带来什么作用。总结如下:

开门见山,点明中心;设置线索,引出下文。

曲笔入题,设置悬念;埋下伏笔,铺垫照应。

设置疑问,引人深思;比喻开头,有须如实。

对比入题,强调主题;类比引入,发人深思。

乍现异常,扣动心弦;侧面入笔,含蓄自然。

这类题目一般的答题规范是:

先指出结构作用,然后结合上下文内容或全文内容具体分析。


一般的答题格式为:结构作用+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