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2021-12-18 19:25:30)
标签:

杂谈

     我曾经从有关文字资料得知,在南京城内的诸历史遗存景点中,"愚园是南京城里最大最美的公园。它的前身是历经多个朝代的私家园林,所以它承载着南京城历史变革的苍桑,也见证看我们中国人的勤劳、善良、孝悌和智慧,愚园被称为城市园林的活化石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远在我国古代宋朝宋高宗绍兴廿七年(1157),这里就因地处唐朝大诗人李白曾登临吟咏过的凤凰台西邻,就曾始建凤台园。到了明朝正德年间,开国元勋大将徐达的七世孙锦衣卫徐天赐在此重建西园。经过历史上元朝的兵燹战火,至清兵入京前后的战乱,西园已被毁成瓦砾废墟。清朝光绪三年,祖籍安徽歙县、自小成长于南京商人世家的,苏州候补知府胡恩燮为奉养母亲,辞官不做,买下此处废墟地盘建园,他随高就低,临水建屋,夾堤种植,叠石引泉,时景略备。建成的愚园由住宅与园林两部分组成。北部住宅分二进二落,内辟有幽房小院。内园以假山为中心,假山北面有春晖堂,分荫轩,无隐精舍。南面有清远堂,水石居介于内外园之间。西面有藏书楼等建筑,以上地方都通过迴廊与住宅相连。外园则以愚湖为中心,景点们都依山而筑,并作《愚园三十六咏》诗,用以记述园内亭台楼阁诸景。三十六景有:清远堂、春晖堂、水石居、……延青阁、容安小舍、秋水蒹葭馆、柳岸波光、课耕草堂。园主人胡恩燮在奉母之暇,常与诸名流觴咏其间。当年诸多达官显贵和社会名流如温葆深、李鸿章、曾国荃、薛时雨、邓嘉辑、张之洞等都曾游览愚园并为之题写楹联、园记或咏诗等。由是愚园名噪一时,凡四方宦游者,必纵观周历而去,其时士大夫咸以风雅相许。这一时期它成为了金陵览胜之地,是愚园的鼎盛时期。

     辛亥革命后,军阀张勋攻入南京,大肆纵火,愚园被毁。到1915年,胡恩燮的嗣子胡光国从避难的上海返回南京,开始重整家园:“乃辟草埋残,圮缺者补之,复就隙地增建怀白楼、辑蒋亭……对愚园进行扩建,增设了34景,故愚园曾经共有七十景的说法,成为了晚清南京城内最著名的私家花园,拥有金陵狮子林之美誉。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日寇侵华时,攻入南京城后,对园内设施劫掠了一番。胡氏各家老小避难逃往多地,自此多支后人未再回南京。

     1958年前后,园内一些假山亭阁被拆。部分假山石被送往瞻园和白鹭洲公园。1966年文革开始,愚园遭到毁灭性的破坏,花园院墙被推倒,家具、书画、古董均遭浩劫,有的地方成了种菜的菜地!直到1974年,胡家第六代后人胡维辛,告别了有着百年历史、且与胡氏家族息息相关、曾经风光辉煌过的愚园,搬出去居住。至此,胡家花园已无胡氏后人居住,名园亦不复存在了!

     2011年,南京市人民政府斥巨资,对屡经损毁的愚园照原图复建,复建后的愚园占地面积3.3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900平方米。总投资4亿多元。以建筑学家童x教授所著的《江南园林志》手绘图为蓝本进行,设有三十二个景点,再现了其历史风貌,融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与愚、孝、善、雅于一园,成为了今天南京新的旅游胜地,它是来南京的游客所向往的地方。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20211113星期六那天,我和我的夫人在我儿子的陪同引领下,游览了这处让我向往的愚园。

‌     由南京南站乘地铁1号线开往迈高桥方向,在三山街站下车,由1号出站口出站后,为了顺便游历南京老城里的老门西,我们决定不乘公交车,步行到愚园。出地铁站口后,右拐至中山南路,步行约半里多路,到集庆路。沿集庆路步行约1里路,左拐至鸣羊街,沿鸣羊街行约200米就到了愚园的东园门。

‌     沿途街边景色与繁华的南京老门东不同,(我曾有两篇博文记述游老门东的情景),这老门西是地处在南京老城南门(今中华门)以西的片区。它被秦淮河与明城墙紧紧怀抱。沿途多古建遗存,是明清传统民居的活化石。誉为南京老城现有历史遗存最丰富的地区。此地中的愚园,东临鸣羊街,后倚花露岗,临街坐西朝东的大门,进门后的左手边建有一景点说明台,彩色的平面实景位置图,将园内景点名称、方位一一标画得很清楚。

     按景台说明台的标注,愚园由住宅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北部的住宅区错落分佈为二进二落,有幽房小院。而内园则是以假山为中心的亭台建筑。外园是以愚湖为中心,景点们依水而筑。沿着全景图上游览的红线标注指引,我们首先进入铭泽堂。堂门口立柱上有繁体隶书对联:“万有不齐放怀自得;一无所取知是尤能;”。进大门后,见堂内高大宽敞,数根立柱支撑着屋顶的柁樑。迎门的长条几上从右到左摆放一只青花瓷的帽筒,一台自鸣座钟,一只青花瓷的花瓶,一面带台座的圆镜子,长条几前放有茶几,茶几两旁有椅子,长条几的两边各有一盆君子兰花。整个布局完全按照中国传统士大夫的意念,即希望无祸患的终生(钟声)()()”而布置的。在长条几后面的木屏风上,挂着山水中堂画,画两边对联海至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在堂中的四根立柱上,还置有两幅大字对联,其中一幅淡黄底、青色字的对联:“天以酬纯孝;家德懔教忠;”另一幅红底、白色字的对联:“烟霞供养始得上寿;诗酒酣嬉能娱古欢;”整个堂内充满着中国传统的文化气息。


     这铭泽堂是愚园第二代主人胡光国所建,其内堂補善堂今已辟为胡氏家史展。在展室内,有文字记述了两代园主的概况。在支系图上可清楚的领会到园主家族的兴衰。清道光元年,胡莹轩从安微省歙县龙潭里迁入金陵王府巷为始迁祖的第一世,他共有6个儿子。园主胡恩燮是胡莹轩的次子,位于第二世。胡恩燮这一支延绪到第五世到胡大椿(字萌伯)再无子女,这一支遂绝,愚园最后一代主人是始迁祖胡莹轩的第五子胡恩泽(字啸山)这一支的后代,即胡氏笫五代的幼女君平的儿子维辛(若按传统风俗,维辛是胡家的外孙)。从谱上也可看出,园主胡家五世中男丁稀少紧缺。

     由展室内的诸多条幅中文字介绍可知,愚园的第一代园主胡恩燮有不凡的经历。他自幼喜好诗文,但科举屡试不中。后到北京考取了国史馆供事,议叙县丞候选。清道光七年,23岁的胡恩燮离开京城,游慕于长城之北的马兰镇做文书工作,两年后回金陵探亲未返马兰镇。

     清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金陵。此时胡恩燮正在金陵城内。胡家大小11口被太平军杀害。于是,他投清军向荣大营,被派在金陵城内做清军的内应。后以功赏六品,得知府保换花翎,曾候选苏州知府。因此,在在太平天国史上,胡恩燮是个往来清朝江南大营进行颠覆活动的特工”;而在《清史稿》列传中,却对其大加褒奖,称其出入贼营中者三十六次。破衣草履,溷迹如丐,往往伏壕内,或潜立桥下坚冰中,屡濒余危。母陷贼中,以奇计脱之。后以功叙知府。上面所说救母脱险,是指咸丰三年太平军攻克金陵时,胡恩燮牵挂老母亲,先在水西门外芦苇深处掘一窖,再让人扶母藏匿其内,后独冒风雪黑夜,亲负老母逃离出城。为此,大清皇帝敕建孝子牌坊,用青石叠成,高数丈。上刻奉旨敕建孝子房,两旁立石柱镌刻楹联,表彰他雪窟救母之举,当年世人皆称其为胡孝子。

     胡恩燮将母亲接入愚园后,园居不离母侧。园中的春晖堂命名,就是取自唐人孟郊的诗《游子吟》中慈母手中线……谁言寸萆心,报得三春晖。传达的也是对母亲的孝道。园内设无隐精舍,是为让其母在舍内念经拜佛。更有甚者是:在清光绪十年(1884),年已84岁的老母无疾而终。胡恩燮呼天号泣,黑夜奋身投入园池期以身殉。经园丁拯救,亲属相劝,始安静,略进饮食,但因此病笃。他曾在弥留之际写下长篇自传《患难一家言》,示之后人。文中写有:“念患难之艰而知太平之乐,见创业之綦难而思守成之不易

    展室中还介绍了胡恩燮的儿子胡光国是个大善人。据地方文献记载,胡光国乐善好施。当年设補善堂以恤孤孀,为救生局增筹置船"。自己节衣缩食却好善不辞,一生做过很多善事义举。凡是有人告之需要帮助,则不惜全力相助,特别是对孤儿寡母生活无依靠者,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对死者家庭无力安葬者,给于撫恤,对无米下锅者,靠胡光国接济生话的有数十户之多。后来他家经济结时,就变买家产以做善事。他曾筹资捐建崇义私塾,使贫困家庭的儿童得到教育。

     对这两代园主最重要的评判是:他俩是我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先驱者,他们是徐州煤铁矿近代化的奠基人。兴起于咸丰末年,以求富为标榜,以开矿办厂为中心的洋务运动,到光绪朝出现了开矿热。光绪8(1882)春,胡恩燮奉南洋通商大臣、两江总督左宗棠委任,筹办徐州利国驿煤铁矿务。胡恩燮认识到利国驿关系到国家的富強,派儿子胡光国陪同英国矿师巴尔用西法勘探矿苗。化验结果证明徐州此地煤铁质量俱佳,有开采价值。是年5月拟定了招商章程,8月报批,在铜山创办了苏北近代工业苏州利国煤矿。这之后的数年间,经历了多次失败与成功,其中在胡光国顶替父亲执掌矿局事物时,仿照欧美的股份制方法,发行股票征集股金。在上海洋行订购抽水机、提煤机等,使徐州煤矿开始走向了近代化。光绪九年(1883)爆发了上海金融风潮和中法战争,很多认股人拒纳股金,胡恩燮典当收藏的古玩字画,解矿局资金之困。光绪十年(1884),胡恩燮忧劳成疾,提前让胡光国主持矿务,完成他未竟之志,胡光国将矿局迁往徐州青山泉,开煤井12座,产煤达四五十吨,开启了青山泉百年煤矿的历史。

     1897年,胡光国去天津面谒李鸿章,请求将全矿归公,由海军衙门筹款大办,由官府拨巨款挖深井提高产量,修铁路运销,以改变牛车拉煤的运销状态,原有私人股份保持不变。李鸿章采纳了此请求,招粵股集股来徐州接办。1906年,已六十岁的胡光国为挽救被停产的贾汪煤矿,不得不重回矿局主持矿务。他携款接办贾汪煤矿使其进入正常生产状态,采用了舍去上层,专采下层的模式,使产量提高到了年产3万吨的水平,在沪、宁一带市场上成为了抢手货。1912年,年事已高的胡光国将贾汪煤矿转让给另一股东,回到南京愚园家中颐养天年。

     在補善堂内的胡氏家史介绍的文字说明中,对其父子二人的介绍,充满了善和孝及爱国的主题 他们不仅有孝行善行,父子二人还极富生活情趣。他们著述丰富,如著有《愚园三十六咏》,《愚园偶忆诗草》,《六朝石记》…...胡光国著有《喜闻过斋诗集》,《愚园主人诗册》,《灌叟撮记》等。二人是名副其实的雅士:愚园里径常邀社会名流,如李鸿章、张之洞、温葆深等达官显贵觞咏其间。愚园内还举办雅集,这是愚园内最主要的社会活动,其中最重要的雅集是祝三寿盛会。三寿是指每逢在我国唐宋时期的白居易、欧阳修、苏东坡三位文化名人生诞日,集名流觞咏园内,其场面壮观,名噪金陵,并有诗文结集,流传于世。园内还有具并文社,集骚人墨客,逊清遗老二十余位,按月一聚,吟诗联句唱和。还设有愚园寿会",其中十五人皆七旬八旬之外。还有由胡家世侄发起的愚园书画社,聚集了南北精英48墨染园林,装潢成册,付之石印一时通儒硕彦,萃集于金陵。愚园,成了当时金陵骚人墨客、巨公名士雅集的重要场所。

     出了補善堂,看见院内有郑板桥《青石碑刻竹子》的碑刻。这也是愚园中的景点之一。大画家郑板桥的竹子刻石,原嵌于愚园的觅句廊内,愚园复建时在原址挖出。上面刻有青竹两枝和郑板桥的诗作:“两枝修竹过墙来,多谢邻家为我栽。君若未忘疏竹好,请来粗茗二三杯。刻有郑板桥的印章七品官耳

      铭泽堂的后楼是内宅,底楼是愚园主人胡恩燮和其子胡光国所居。二楼为胡恩燮母亲与女儿居室,两侧的厢房为丫环房间。胡恩燮的书房内有一小茶几,几上有两只小瓷瓶。卧室中有一桌一椅一带屋围的床。胡光国书房中有桌椅书厨单人床。旁边一屋门侧写着琴房,琴房内桌上放着一床七弦古琴。胡母和女儿的休息室内有花围屏风,带帐幔的床,和两把明朝风格的圓靠背椅子。

     愚园内的容安小舍,是胡氏家族的生活区。门前有对联写着:“入座有情千古月;当窗无意六朝松;”。这里拥有伙房,用膳厅,佣人房,粮仓等。小院内的石桌石櫈是愚园旧物。小院内有一棵枇杷树,虽然看着不甚高大,但是据介绍已有百年多的生长史了,我想,可能是因为院子太小,通风采光不甚好的缘故吧。

     出了这片住宅建筑区,朝南望去便是有苏州狮子林美誉的假山景区。这里的山都是用各种形状的大石块堆垒而成的。远远望去呈狮身形貌。这个景点由北向南共有三重山,且一山更比一山高。北面的一道山间设有一个弯曲的山洞,人可以在洞中立行穿出。第二道山间有一个小水塘,塘水清洌,岸上有棵橘树,橙黄色的橘子果实挂满枝头,虽已初冬,但橘叶仍茂绿如夏,我夫人喜欢这棵树景,我便举起手机,点按拍照,为她留念。登上石垒的台阶,便看到第三座山峰顶上的四角飞檐凉亭。檐角上挂着的红肚黄穗的宫灯随微风摆动,给这道山峰增加了动感之美。这里风景虽好,无奈年迈力亏,这上上下下的踏怪石行走,已觉力气不支,只得在狮山东北面的愚湖边休息片刻。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愚园中的这一泓水泊被称作愚湖。园主人的《愚湖诗》写到:“人笑愚公愚,构园如移山。大智莫若水,名愚岂其甘。不师柳柳州,守拙聊自闲。且作愚湖长,扁舟时往还。由诗文可知园主人返朴还淳的意向,和以愚为乐,乐而忘忧的愚文化。使人感悟到,唯有守拙,才能自闲。唯有大志,才能大愚。唯有清醒,才能难得糊涂。无论是个人还是家庭,平平淡淡才是真,追名逐利不太平!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愚湖水中有三处喷泉向空中喷射着花形水柱,约两米高的水珠落水后,其势能又转化为动能,激起湖面涟漪不断,形成了愚湖波光粼粼的美景。湖岸边错落的建筑掩映在修竹绿树之间,湖的东边有金陵凤凰台遗址,可惜有围墙阻隔,不能往视。在我们落座休息的这愚湖南岸边,栓有一条用桐油油过的小木船,船的大小相当于我家乡白洋淀中的大三舱或小四舱。船上还备有两扇棹。眼前就是水石居景点。这居所是愚园二代园主胡光国修心养性的密室。此处雕櫺立窗,面向愚湖,外墙立柱题有退藏于秘,独善其身之联。当年李鸿章就曾题联赞美此处景致雅静空灵。抗日战争前胡家家道已衰落。胡光国的侄子胡昌期曾在此处开茶社,售卖书补贴家庭用度。水石居今被辟为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陈列展览室,但因抗疫原因暂未开放。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我们沿湖边游览走上山丘,山不高,且土多石少。山边有丛丛的秀竹,山上有飞檐翘角的凉亭和高大的乔木。给我印象最深的有两棵大树:一棵是老槐树,树干上的铭牌上写着:“老槐树。科名:蝶形花科(豆科)。形态特征:槐,又名国槐(原始种),乔木,高达25米,树皮灰褐色,具纵裂纹,花为淡黄色,可烹调食用,也可作中药或染料。花期在夏末,是一种重要的蜜源植物。木材供建筑用,皮、枝叶、花蕾、花及种子均可入药

游金陵愚园(胡家花园)2021.11.13.白洋淀老者

     另一棵大树是美国山核桃。树干上置有铭牌,上写着:“树名:美国山核桃.科名:胡桃科。形态特征:大乔木,高可达50米,胸径可达2米,树皮粗糙,深纵裂,芽黄褐色,被柔毛,芽鳞镊合状排裂。小枝被柔毛,后来变无毛,灰褐色,具稀疏皮孔。我不仅瞻仰了这两棵大树,树上的铭牌介绍让我学到了观察树木特征的方法。山上还有秋水蒹葭之馆,约有5间房屋大小。墙面灰白,瓦檐深灰,在绿树环抱中,很显眼醒目。距此馆不远处有愚园养生池碑。此碑是1924年,在愚园建园五十年之际,为行善事,第二代愚园园主胡光国在愚湖之侧立的石碑。碑高196厘米,宽93厘米,厚21厘米。是年80岁高龄的胡光国亲撰《愚园养生池记》。记叙了愚园的兴建缘由,告诫后世子孙,荷塘为放生池,塘里面蓄养的鱼毋得捕取,不得杀生。要以孝行慈,以善行事,使天地好生之德,如来度生之念,得以大畅,要珍惜关爱生命。

     愚园参访的最后一个景点是课耕草堂。远远望去它就是一个普通农舍,一通三间的大屋,里面摆放着多种农具,进屋先看到一台选种用的手搖风车。还有带铧的木犁杖,木鼓辘和木耳的独轮小推车,锄、锨、镰、水斗及扁担等。这里是胡氏家族子孙当年学练躬耕灌园的场所。胡恩燮在世时重视农耕与园艺,经常聚集本家妇孺于此,亲做示范,或浇灌种植花木,或下田耕种五谷,以此教育并让他们明白犁田锄云皆事业披风抹月总闲情。草草游完了这深寓愚、善、孝、雅的胡家花园,从来时的园东门出园,寻觅金陵凤凰台遗址去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