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打动读者的细节描写——略谈海明威的《一个非洲的故事》

(2021-08-25 09:15:45)
分类: 散文随笔

    曾因《老人与海》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美国著名作家欧内斯特·海明威,写过很多长篇小说和中短篇小说。国内已出版的不少中短篇小说选本,所收入的篇章大同小异。然而笔者发现,也有部分非常优秀的小说它们似乎忽略了,这篇《一个非洲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至少我手头的几个版本中都没有收录它。这样好的小说怎么会不呈现给广大读者呢?优秀的作品总是应该让更多的人去欣赏品味才好。于是我决定把它翻译出来,让读者进一步走进这位大家的文学世界。笔者相信作品一定不会让读者失望的!

这是怎样的一篇小说?原来,在非洲的森林里,有一个男孩发现了一只大象,他无意识地把它的踪迹告诉了父亲和好朋友朱马,并因此造成了男孩意想不到的悲剧——贪婪的大人们为得到象牙,极力去追踪它,无情地把它杀死了!这让男孩感到非常后悔和愤怒。故事就这么简单,但是却描写得令人震撼,耐人寻味。海明威写了不少短篇小说,不过并非都像《老人与海》和本篇作品等这么精彩耐读。所以,我为有幸“发现”它、翻译它感到十分高兴。能让读者读到这样一篇优秀的小说,欣赏到作者特有的创作魅力,不是一件令人欣慰的事么?

小说中有不少细节颇能打动人,我觉得这也是作品的高妙之处。海明威要表达什么思想通常是不直说的,让读者自己从字里行间去体会、玩味。一个个细节吸引着你,让你不能不佩服作者的用心。比如大象被打中快要死去的时候,那情景多么令人难忘,让人动容!——

“可它还没有死,只是倒在那里无法动弹,肩头受了伤。它一动不动,但眼里有生气,它看着大卫。它长着长长的眼睫毛,那目光是大卫见过的最有生气的。

它只是显得忧伤,就像我感到的一样。它在自己死亡的这天见到了老朋友。

人为什么要那样对待可怜的大象呢?不就是为了得到象牙吗?大象因为自己的象牙而遭受悲惨的命运!然而人们却说大象是凶手,究竟谁才是真正的凶手?不言而喻。请看如下对话多么富有意味:

“你明白它是个凶手,戴维。”父亲说。“朱马说谁也不知道它害死了多少人。”

“他们都极力要杀死它,不是吗?”大卫说。

自然,”他父亲说,“因为它有一对象牙。”

那它怎么会是凶手呢?”

这无疑把大人给问住了,真是意味深长!最后,男孩喜欢的大象被贪婪的人们杀死了,他无可奈何,便作出了一个意外的举动(好的小说总有不少既是意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

“象牙上面粘着已干结的血,他用拇指指甲刮掉一些,就像刮掉干了的封蜡一样,然后把它装进自己衬衣的口袋里。除了开始意识到孤独外,这是他从大象身上弄到的唯一东西。

多么可悲!把一点点大象身上的血迹留下作为纪念,那些无情杀死大象的人不感到害臊可耻吗?但人们并非能认识到这点,反而把打死大象的人视为“英雄”。他们为了庆祝“胜利”,“坐在那儿喝着啤酒,同时大鼓响起来,人们在恩戈麦鼓的伴奏下跳起了舞蹈”。多么具有讽刺意味!因为这个“非洲的故事”,男孩对人们失去了信任,于是他决定“再也不要告诉任何人任何事了”。曾经是他最好朋友的朱马由于那样对待大象,再也不受他喜欢……

由此看出,一篇小说是否写得好,是否吸引人,细节描写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上面举出了几个让作为译者的我感动的地方,而读者也可从中去感悟自己发现的精彩之处——因为“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优秀作品的魅力必然是多样性的。好了,拙文仅作抛砖引玉,供读者参考,不妨走进这篇难得的佳作吧!

 

                                                    刘荣跃

 

小说正文:

他等待着月亮升起,抚摸基博让它安静,他感到它的毛发竖起来。他和狗观察着,倾听着,这时月亮出现了,映照出他们的身影。此刻他用一只胳膊搂住狗的脖子,感到它在抖动。整个晚上没有了任何声音。他们没有听见大象的响动,大卫没看见它,直到狗掉过头,似乎依偎着大卫然后大象的身影将他们遮住,他悄无声息地移过去,从大山里吹来微风,他们从风中嗅到大象的气味。它的气味很大,不过有些陈腐酸臭,它过去时大卫看见它左边的象牙长长的,似乎要触到地上。

他们等待着,但再没有别的大象走过,然后大卫和狗在月光下跑开了。狗紧紧跟在他后面,大卫停下时它用鼻子紧贴着他膝盖后面。

大卫必须再次看见那头大象,他们在森林边上遇到了它。它正向着大山走去,在持续不断的夜风中慢慢移动。大卫离它近在咫尺,看见它又把月亮挡住了,闻到那陈腐酸臭的气味,但是他看不到它右边的象牙。他带着狗担心靠得更近,顺着风把它带回来,并推到一棵树的底部,极力让它明白自己的意图。他心想狗会待在那里,它确实这样做了,可是大卫又朝大象的身子靠近时,他感到狗湿湿的鼻子碰着自己膝盖后面的凹处。

他和狗跟随着大象,一直来到树林中一片空旷地。它站在那儿摆动着大耳朵,身子笼罩在阴影里,不过月光照着它的头。大卫移到它后面,用手轻轻捏住狗的嘴,然后屏住呼息,顺着夜风轻轻移向右边。他感到风吹到脸上,与狗一起缓缓移动着,一定不让它挡在自己和大象之间,直到他能看见大象缓缓移动的头和大大的耳朵。大象右边的长牙像它的大腿一样粗壮,弯曲着几乎触到地上。

他和基博移到后面,这时风吹着他的脖子,他们原路返回离开森林,进入开阔的区域。狗此刻在大卫前面,他先前同它跟踪大象时,把两只猎矛留在了大象留下的踪迹旁,狗在那儿停下。那些猎矛装在皮套里,他把它们甩到肩头上,随时把最好的一只握在手里,然后他们沿着那个踪迹往啤酒店走去。这会儿月亮高挂,他奇怪为什么啤酒店那儿没有任何鼓声。假如他父亲在那儿,而又没有任何鼓声,情况就有些奇怪。

                                 刘荣跃

......(详见《四川文学》2021年第9期)

打动读者的细节描写——略谈海明威的《一个非洲的故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