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专家聊聊“非和合生”

(2023-02-06 16:21:35)
标签:

下马三观花

分类: 下马三观花

听专家聊聊“非和合生”

一、聊聊千年古译文言文:13、4分别见妄,非和合生

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见相可辨,杂何形像?若非见者,云何见明?若即见者,云何见见?必见圆满,何处和明?若明圆满,不合见和。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二、听索先生聊聊:

25场后部

1、阿难,汝虽先悟本觉妙明,性非因缘非自然性,而犹未明如是觉元,非和合生及不和合。

我们的本觉妙明的本性不是因缘而产生的,也不是自然性的但是你现在还没有明白我们的明心,实际上是非和合和不和合。

和合生不和合生的解释和合生是分段生,不和合生是变异产生;或者说是业和无明和合的因缘而产生,还是业和无明不和合产生;有些通过修行而产生、非修行而产生的解释方法。

2、阿难,吾今复以前尘问汝,

“前”是现前的意思,“尘”是指外境,六尘。我现在以现量外境的角度来问你,也就是说你现量见到一个外境的角度,我问你一个问题。问什么样的问题?

3、汝今犹以一切世间妄想和合,诸因缘性,而自疑惑,证菩提心和合起者。

一般世间人,大家都觉得有妄想和合因缘才可以产生见闻觉知山河大地,无因缘不能产生的,以这样的一个观念来承认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一切法都具有因缘性

这样一来,阿难你自己也是有点儿疑惑,觉得是我们的真心也好,或者说最究竟证悟的菩提心也好,也应该是因缘而产生的吧?

你可能会有这样的怀疑,那我下面帮你分析,怎么分析呢?

4、则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

你如今的真心觉性见性,到底是和光明和合而产生?还是以黑暗和合而产生?还是以空性通达而和合?还是以外面的闭塞而和合的?

5、若明和者,且汝观明,当明现前,何处杂见?

你的觉性是与光明和合而产生那么见到明的时候,有境的见和外面对境的明在什么地方杂聚碰合具足?

如果“见到杯子”是见性与杯子和合而产生的,那么见到杯子的时候,有境的见和对境的杯子,这两个缘是在什么地方的呢

6、见相可辨,杂何形像?

如果有一个这样见和明碰合的地方的话,你应当可以辨别出来:我见到的明的相是那个,见性的相是这个,那么你能辨别出见和明之形像吗?

如果有境的见和对境的杯子,这两个缘有一个地方,那么你应该能指出见性是这样的,杯子是那样的,但是你能辨别出这两种相吗?不能的。因为杯子是见性的妄影(唯识),而见性本来也是空性(中观)。真相中两者都是不存在的,更不可分。

7、若非见者,云何见明?

如果你不能辨别见性之相,那你怎么能说见到明相了呢?

如果你不能指出见性是什么样的,分不清哪边是你的心哪边是杯子,那你怎么能说见到杯子呢?真相中,心就是杯子,杯子就是心,两者一体,没有能见所见。

8、若即见者,云何见见?

即使你能辨别见性之相说见到了,那么也是自己见自己吧?你自己的心见到自己的心,这个也不算见呐这个不叫跟明和合

即使你能指出见性,说见到了杯子,那也是自己的见性见到了自己的见性,因为实际上杯子就是见性,

这段推理依文字解释比较困难,意思就是实相中,境是心之妄影,境心一体皆空不可分,两者非和合关系。在世俗现量中,给人的感觉经常是境心存在和合关系。

9、必见圆满,何处和明?

如果说,见已经“圆满”,它周遍于所有的法的话,那在什么地方跟明和合的?因为周遍的话,那分不清楚到底是在哪里那怎么和合呢?这个概念也是说不出来的。

10、若明圆满,不合见和。

如果你反过来说,不是见周遍一切的,而是外面的明已经周遍一切、圆满一切的话,那实际上明根本没有跟见和合过。

11、见必异明,杂则失彼性明名字。

如果说你见和明是异体的,对境的明是一个本体,有境的见也是另外一个本体,这两个本体杂在一起,不能说是和合,因为各自的本体都是分开的嘛实际上失去了见性的名字,也失去了明的名字

12、杂失明性,和明非义。

反过来,如果说你那个见和明是体的不能说跟明和合,因为只一个本体不能和合

13、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同样的道理,通过这种方式来观察的话,实际上是见性也并不是跟其他的四个对境以和合而产生的。

26场前部

1、章嘉国师翻译的《大藏经》当中,藏文的话,它前面的“和”是以接触来翻译的。后面“合”是观待,以观待的意思来翻译的。

2、前面是“为与明和,为与暗和,为与通和,为与塞和?”,其中的“和”,就像水和土合在一起就变成泥巴,全部混在一起和合。

后面是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其中的”,就像一个盒子全部都盖住了,全部涵盖,或者说它已经周遍了,就是全部都已经覆盖了和合。

3、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下面第二步分析,分析方式也是一样的。你说的那个“妙净见精”菩提心见性、觉性,如果是和合而生的话,是与明和合而生,还是与暗和合而生?或者是与通和合而生?或者是与塞和合而生?通过这四个对境来进行分析的时候,基本上了知到底这个明觉是跟哪一个和合而生的。

4、若明合者,至于暗时,明相已灭,此见即不与诸暗合,云何见暗?

如果你说你的觉性跟明和合而生的话,当你见到暗的时候,因为你的觉性是跟明和合而生的原因,明相肯定会泯灭的,因为暗和明是互违的,不可能有光明的地方,黑暗还存在黑暗的地方,光明还存在,不可能有的。那这样的话,当你见到暗的时候,明相肯定会泯灭的,会灭的。

这个时候,因为它的明相已经没有了,这个见就不应该与暗和合。既然不是与暗和合的话,那你不能说是见暗。

如果与明和合的话,永远都是见光明的,不应该有黑暗的,那这样见性的人晚上不会有黑暗的,也不需要电筒啊、路灯啊,什么都不要了。

5、若见暗时,不与暗合与明合者,应非见明。

如果你说虽然跟明和合而生,但是也有见暗的时候,而且这个时候并不与合,么那个时候不应该见明呀。因为暗和明是互违的见到暗就见不了明。

因为刚才见明的时候,见暗,明还没有消失一样,那现在你见暗的时候,也不应该见明,这个暗没有消失的缘故。

6、既不见明,云何明合,了明非暗?

如果你承认确实在见暗的时候你没有见到明的话,那你不能说是跟明和合,更不能说了解了明不是暗。

因为你就根本没有见到明,就不能说跟明和合然后了知明也不能说,因为明和暗是同体相违的东西,如果没有真正见到暗的话,明也说不清楚了

你如果是见到明的时候,暗存不存在?如果暗存在的话,那明不会存在的,所以你没有见到明,怎么是跟明和合呢?怎么了知到除了暗以外的一个明?这两者都是不可能的。

7、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以这样的推理方法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跟暗和合也好,跟通和合也好,跟群塞和合的话,也以这样的观察方式,完全可以遮破。

所以,阿难,如果你认为你的明心跟明合的话,四种方式也是不合理的。

这个是从正面来遮破,因为阿难不认识明觉是不是和合而产生的话,那么以上的分析就可以推翻阿难所认为的觉性是与明和合而产生的道理。已经遮破完了

再听先生聊聊

5场前部

明暗通塞这些境界相,跟我们这个见精有什么关系呢?见明时候不能见暗,见暗时候不能见明,见通的时候不能见塞,见塞的时候不能见通。但是你这个见精是跟明和一起?还是跟暗和一起?

妙净的见精在这个明暗的尘境当中,它并没失掉。明时见精没失掉,暗时见精也没失掉,它也不与明和,也不与暗和,也不与塞和,也不与通和。

听专家聊聊“非和合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