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专家聊聊“非不和合”

(2023-02-07 11:06:09)
标签:

下马三观花

分类: 下马三观花

听专家聊聊“非不和合”

一、聊聊千年古译文言文:13、5分别见妄,非不和合

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又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合,为非暗合,为非通合,为非塞合?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先生聊聊

26场中部

1、接下来是破不和合而产生也是通过两个方面,前面的和而观察,后面的合而观察,有两个方面来观察的。

2、阿难白佛言:世尊,如我思惟,此妙觉元,与诸缘尘及心念虑,非和合耶?

我的这个妙觉性应该是外境的色声香味触五尘,六位识心,不是和合而产生的吧?外面的六境内在的六识,非和合而产生难道不是这样的吗?

他认为前面和合而产生已经没办法建立了,这样的话,难道这些非和合而产生吗?

3、佛言:汝今又言觉非和合。吾复问汝,此妙见精非和合者,为非明和,为非暗和,为非通和,为非塞和?

佛陀告诉阿难尊者,你如今说这个觉元、菩提妙觉是非和合而产生的,那么是非与明而和合?非与暗而和合?非与通而和合?还是非与塞而和合呢?

不是与明而和合?还是不是与暗而和合?还是不是与通而和合?或者不是与塞而和合?这四个方面进行提问。

4、若非明和,则见与明,必有边畔。

阿难,如果你认为我的精妙觉性实际上不是与明和合产生的,但是它还是有的,只是跟明没有关系。那么你的能见的见性和所见的明,这个之间应该是有边际线的,能分清明在这里,见在那里中间存在一个分界限

5、汝且谛观,何处是明,何处是见?在见在明,自何为畔?

你用自己的智慧来观察,哪一个地方是明的地盘,哪一个地方是见的地盘,也就是哪一个所见的明的范畴,哪一个是能见见性的范畴?在明的时候,在见的时候,什么是们中间的界限?哪些是见的部分,哪些是明的部分,必须要分清楚。如果分不清楚,全部混为一谈的话,那你怎么知道跟见不和呢?跟不和呢?

6、阿难,若明际中必无见者,则不相及,自不知其明相所在,畔云何成?

阿难,如果在明的范畴当中必定没有见的话,那明和见互相都是他体的,根本没有相接触,这样的话,见怎么知道明所在的地方呢?也就是如何能见到明相呢?根本见不到的。

就象东方的瓶子和西方的瓶子一样的,明和见之间的边畔很难安立所以明和见之间不能不合,实际上,两者之间根本没有界限,分不开的。

7、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通过这样的的方式,还有剩下的与暗不和也好,与通不和也好,与群塞不和,也以这样的方式来进行观察的话,也可以完全推翻。

8、复次阿难,又汝今者,妙净见精,为与明合,为与暗合,为与通合,为与塞合?

藏文里面前面的“和”是接触来分析,后面的合作的“合”是观待。

如果你说这个见精是以非和合产生的话,那是非明合而产生呢?还是非暗合产生呢?还是非通合而产生,或者说是非塞合而产生呢?就这样观察。

9、若非明合,则见与明性相乖角,如耳与明了不相触。

如果你承认这个不是明合而产生的那你的见性跟对境的明,就是两个完全不同性质他体,就相当于是我们的耳根和眼睛对境的明了的色一样互相不起作用,因为我们的耳根只能接收声音,不可能接收外面的色法、颜色,

“乖角”就是乖僻,两个互相排斥就像牛角一样的,如果是一个的话,另一个绝对不是的,那样叫“乖角”吧。

10、见且不知明相所在,云何甄明合非合理?

如果这样的话,你的这个见根本不知明到底在哪里,因为见明是两个不同的性质,东山和西山一样的互相不起作用。这样的话你怎么能辨别你的见性是合、不合?这样的道理肯定是没办法区分开来的。

11、彼暗与通,及诸群塞,亦复如是。

以上的观察方法,其他还有非暗合也好,非通合也好,非群塞合,如果这样认为的话,也是一样的,利用以上的观察方式也能完全明白这个道理。

如果那这两者就是他体,太过1:两者之间必须存在界线,实际上见就是明,无可分不存在界线;太过2:互相不起作用,根本看不到色法。

12、以上是我们的阿难尊者,前面是他对因缘产生的觉性有怀疑,对自然产生有怀疑,后来是对和合而产生也有怀疑,不和合而产生也有怀疑,但这样一来,我们的菩提明觉并不是因缘产生,也不是自然而产生的,也并不是和合而产生的,也并不是非和合而产生

那这样的话,是不是我们的高僧大德开悟的时候,这种明心见性从来没有吗?也并不是这样的明心见性是有的,但是你以理观察的时候,实有的这种见性也好,或者经得起观察的这种见性永不存在的。如果存在的话,跟外道的有些说法是没有什么差别的。因为我们不管是内在的法、外在的法,轮涅所摄的一切法其实胜义当中是了不可得的,世俗当中是如梦如幻的我们的这个菩提妙觉也是存在的

听专家聊聊“非不和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