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梁惠王上》04/2022.11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白話譯,請參閱下載版頁76。
×××
梁惠王聽到孟子的論述後,不知是很感興趣,還是很想聽孟子怎麼「再講下去」。
反正他想聽下去。
孟子再舉了類似的例子,即五十步笑一百步的類似例子。
與敵人對陣,都是逃跑,向後跑了五十步和跑了一百步,有差別嗎?
同樣的,都是對「他人」有著無可挽回的傷害,用刀子和用棍子,有差別嗎?
沒有差別。反正都是「傷害」。
再舉例的推演。
用「政治」傷人,和用「刀刃」傷人,有差嗎?
梁惠王有聽懂孟子的比喻,所以回答,沒有差別。都是傷害。
那麼,如果長官自己吃的飽,穿得暖,但「他人」卻又餓又涷。這算不算是「用政治傷人」呢?
政治不好,一定用「長官」有關,絕對不會是「老百姓不好帶」。
人與他人,必然有關。他人不好,自己一定有責任。不要只是去找有的沒有的外在藉口。
當下的行為,絕對不會只是「當下」,必然要有「後果的」,所以要起心動念的小心。
所以傳統觀念說,為德,德澤三代。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是傳統的政治觀念。但,只是觀念而已嗎?還是說,這是人間世的「定理」。有因必有果。
译文下载处: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梁惠王上》04/2022.11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马,民有飢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白话译,请参阅下载版页76。
×××
梁惠王听到孟子的论述后,不知是很感兴趣,还是很想听孟子怎麽「再讲下去」。
反正他想听下去。
孟子再举了类似的例子,即五十步笑一百步的类似例子。
与敌人对阵,都是逃跑,向后跑了五十步和跑了一百步,有差别吗?
同样的,都是对「他人」有着无可挽回的伤害,用刀子和用棍子,有差别吗?
没有差别。反正都是「伤害」。
再举例的推演。
用「政治」伤人,和用「刀刃」伤人,有差吗?
梁惠王有听懂孟子的比喻,所以回答,没有差别。都是伤害。
那麽,如果长官自己吃的饱,穿得暖,但「他人」却又饿又涷。这算不算是「用政治伤人」呢?
政治不好,一定用「长官」有关,绝对不会是「老百姓不好带」。
人与他人,必然有关。他人不好,自己一定有责任。不要只是去找有的没有的外在藉口。
当下的行为,绝对不会只是「当下」,必然要有「后果的」,所以要起心动念的小心。
所以传统观念说,为德,德泽三代。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是传统的政治观念。但,只是观念而已吗?还是说,这是人间世的「定理」。有因必有果。
译文下载处: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梁惠王上》04/2022.11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梁惠王上》04/2022.11梁惠王曰:「寡人願安承教。」
孟子對曰:「殺人以梃與刃,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以刃與政,有以異乎?」
曰:「無以異也。」
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馬,民有飢色,野有餓莩,此率獸而食人也。獸相食,且人惡之。為民父母,行政不免於率獸而食人。惡在其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白話譯,請參閱下載版頁76。
×××
梁惠王聽到孟子的論述後,不知是很感興趣,還是很想聽孟子怎麼「再講下去」。
反正他想聽下去。
孟子再舉了類似的例子,即五十步笑一百步的類似例子。
與敵人對陣,都是逃跑,向後跑了五十步和跑了一百步,有差別嗎?
同樣的,都是對「他人」有著無可挽回的傷害,用刀子和用棍子,有差別嗎?
沒有差別。反正都是「傷害」。
再舉例的推演。
用「政治」傷人,和用「刀刃」傷人,有差嗎?
梁惠王有聽懂孟子的比喻,所以回答,沒有差別。都是傷害。
那麼,如果長官自己吃的飽,穿得暖,但「他人」卻又餓又涷。這算不算是「用政治傷人」呢?
政治不好,一定用「長官」有關,絕對不會是「老百姓不好帶」。
人與他人,必然有關。他人不好,自己一定有責任。不要只是去找有的沒有的外在藉口。
當下的行為,絕對不會只是「當下」,必然要有「後果的」,所以要起心動念的小心。
所以傳統觀念說,為德,德澤三代。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這是傳統的政治觀念。但,只是觀念而已嗎?還是說,這是人間世的「定理」。有因必有果。
译文下载处: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
《孟子.梁惠王上》04/2022.11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廐有肥马,民有飢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飢而死也?」
白话译,请参阅下载版页76。
×××
梁惠王听到孟子的论述后,不知是很感兴趣,还是很想听孟子怎麽「再讲下去」。
反正他想听下去。
孟子再举了类似的例子,即五十步笑一百步的类似例子。
与敌人对阵,都是逃跑,向后跑了五十步和跑了一百步,有差别吗?
同样的,都是对「他人」有着无可挽回的伤害,用刀子和用棍子,有差别吗?
没有差别。反正都是「伤害」。
再举例的推演。
用「政治」伤人,和用「刀刃」伤人,有差吗?
梁惠王有听懂孟子的比喻,所以回答,没有差别。都是伤害。
那麽,如果长官自己吃的饱,穿得暖,但「他人」却又饿又涷。这算不算是「用政治伤人」呢?
政治不好,一定用「长官」有关,绝对不会是「老百姓不好带」。
人与他人,必然有关。他人不好,自己一定有责任。不要只是去找有的没有的外在藉口。
当下的行为,绝对不会只是「当下」,必然要有「后果的」,所以要起心动念的小心。
所以传统观念说,为德,德泽三代。
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这是传统的政治观念。但,只是观念而已吗?还是说,这是人间世的「定理」。有因必有果。
译文下载处:http://xsh.aqnu.edu.cn/__local/E/EB/4A/09456DE9BF4A4C013E7A23EC4D9_334FF7D8_2C8C2A.pdf?e=.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