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里短——喝酒的问题

(2022-04-01 22:23:18)
标签:

杂谈

分类: 随想

男人喝酒其实挺能理解的,就像女人们喜欢一起逛街吃饭维系感情,我现在不喜欢了,变成了宅妈,以前的朋友也就慢慢的淡了,不过从思维层面而言又是另一个需要展开的话题了,就表象而言,就是女人之间没了逛吃逛吃的维系,男人之间没有了喝酒的维系,纽带断了,友情也就断了。

所以我很理解并支持熙爸低频率的饭局喝酒。为什么是低频?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家庭事业,谁也没有闲心闲钱整天约吃约喝,当然也有很多这种不顾家的男人,熙爸不是这种,所以他的朋友也不会是这类型。

这中间不去细分,我只是单纯的描述我家的家长里短而已,解释我为什么理解并赞成熙爸跟朋友间的吃饭喝酒。

不过,就这么看似简单的问题,也还是经历了一堆鸡飞狗跳的矛盾。

从时间线上,我经历了最初的无条件支持,喝的醉醺醺的,我就帮他善后工作包括不仅限于深夜拖地,换床单。

然后,到不管他,你睡在客房呕吐物里恶心你自己好了,第二天他自己清洗。

再后来,我跟他的好朋友吐槽了一把,表明了我的态度、看法,熙爸这个人吧,喜欢傻傻的自己把自己灌醉,麻烦你们看着他点,差不多就行了。

这个方法很管用,从此跟这群好友没再出现喝多了的情况。

但这也不会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他是被动的接受了朋友们的约束,不是他的自我约束。其实这个跟孩子学习的问题是一样的,方法只是暂时帮助孩子的一个工具,如果没有从内在思维认知上去提升,那么提升都是短暂的。

所以当架不住偶尔跑出这个圈子的时候,事态又会不受控制,比如前天晚上,就喝得呼噜天响,满屋子酒臭,第二天在床上晕了一整天,虽然一年偶尔出现这么一两次失控的情况,以前的我肯定就是算了吧,但现在,我就得好好想想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根源在哪呢?我要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一琢磨,还真琢磨出了点门道。

第一,我支持他聚会并喝酒,但不赞成他喝得过量,这是我一直跟他说得很明白的事,但我在沟通过程中更为强调的是喝酒不过量,支持聚会喝酒有说但不是主要说明。

然后他脑子里接受到的信息就变成了我不喜欢他去喝酒,反而是他的朋友们只沟通一次就能明白。

于是就有了另一个我非常不喜欢的行为,那就是遮遮掩掩,约了朋友去吃饭,不跟我坦坦荡荡的说,掖着藏着找其他借口。

瞧,一旦一件事情不去好好解决,连带着就会出现其他问题,而这个连带出来的问题是我更讨厌的一种行为。

所以我一定要解决。

也就是说我表达的是我反对喝酒过量,他接收到的信息变成了反对喝酒。这个信息差别所导致的行为差别就非常大了。

再深挖一点就是熙爸这个人抓关键信息的能力比较差,或者说受大众影响较深,缺乏很强的独立思考能力,把自家情况特殊性笼统的代入普遍认知。所以当我在跟他说我反对喝酒过量,他自然而然的就套入“妻子都反对喝酒”这么一个大篮子里。

然后傻乎乎的跟着上演那些什么男人养家压力大,喝酒是解压;男人主外,当然需要有外在的人际关系交往……虽然这些玩意他很少跟我说,但这点子心里活动我一清二楚。

放在考试做题里来分析考生的思维就是,考点是A,考生看到的是是考点A里的一个小分支a,然后还特么的无限想象,然后得出错误答案。

人生如做题,做题水平的提升是可以提升处理人生当中多如牛毛的家长里短的。

所以我用做题的正确思维去琢磨熙爸的错误时,我就准确的把握住了问题的根源,就如我一看小熙的错题就能差不多知道她对这个问题的理解错误在哪一样。

当我理顺了这些,那么就可以跟熙爸好好沟通了。

熙爸表示很服气,也接受我的指正。

不过,别高兴得太早,行为习惯和思维习惯没那么容易改,他肯定还会因为一时兴起,在无人约束的情况放飞酒量,就如老师经常说的那句“我上节课刚讲过的,你们怎么就忘了?”一样一样的,我们要有足够的包容和耐心,慢慢引导,最终解决问题。

熙爸是个居家好男人,从文字中也可以看出目前的我们思考方式的巨大区别,我也经常有种鸡同鸭讲的感觉,就是我跟他聊问题A,下面分了abcd若干小点,结果他就死抠某一个小点b,在那滔滔不绝,拜托,我谈论的是A问题,而不是b问题。

其实,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这种情况更为多见,比如只是客观评价一下今天菜的口味,太淡了或者太咸了,另一方就会从其他角度来说,我累得要死,你还要挑三拣四……

你说谁对谁错?都没有错,也都没对,谁都能找出一堆理由来充分说明。其实只要看到其中分歧的根本原因,就不会因为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引发冲突了。

当然这种事情要讨论清楚很难,每个家庭都有其特殊性,没有一个模板是可以通用的。

那我跟熙爸之间如此大的思维差距又是怎么好好生活的?因为相识相爱之初,我们是同样的,是同一种思维,没有差距,反而因为他比我记性好,又喜欢看一些乱七八糟的文章,把无知的我忽悠的一愣一愣的,那时的我是用星星眼看他的,觉得他好厉害哦,懂得真多。

他如今还在怀念那十几年美好的日子,只是很不好意思,近五年被我无情的反超,他的成就感越来越低,心里不平衡肯定是有的,所以我用包容和引导,包容是为了照顾男人可怜的自尊心,引导是为了共同进步,家庭责任和利益注定我们不可分割,只有共同进步、紧密团结才能让我们这个小家乘风破浪。

人生如做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