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熙的高中 |
五年的博客记录了我和小熙成长路上的一点一滴,对学习我明白了很多,顺带的对生活也越来越清醒。
无心插柳,当我们在一个地方使劲的时候,其他地方也静悄悄的随之而变,就如同我去琢磨作文和阅读理解,如同我去深究英语语法,如同我去啃史政地,钻进一道道题目深处去一点点挖掘,一点点揭开题目内藏的本质,随之而来的是我对生活对世界的看法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安静在家,通过电话耐心的调和千里之外父母的矛盾,春风化雨般解开萦绕在母亲心里对父亲的冲天怨气,母亲从此对我信任有加,说,“你能化解开我心里的这股子怨气,我相信你没什么事不能解决的。”从此,再通电话,父母二人不再相互躲避着互相告状,而是争先恐后的跟我互聊彼此现状,声音里满是快乐再无抱怨,一片祥和,真好!
家里,小熙和小玥姐妹情深,姐姐爱护着妹妹,妹妹心里姐姐第一,我和姐姐还没来得及争执,妹妹就跳出来冲着我嗲嗲的发脾气。老公享受着一家仨女人叽叽喳喳的吵闹声,每天乐此不彼的做个好厨子。时不时的就工作上的事情与我讨论,“你的建议非常有用。”曾经的他是多么的不服气呀!凡是我赞成的他都要绞尽脑汁的狡辩,我随便,你爱听不听,沟通还是不断的,分工明确,他的事我从来只是建议,不听也没关系。现在想来,应该是我分析能力提升了,看问题更能直达本质,然后提出更切实可行的意见,所以,好的婚姻是相互提升,不能相互就先提升自己,提升了自己才能带动自己的小家积极向上。
生活不如意有之,越是只看到表面,越是钻到鸡毛蒜皮的小事中争吵不休,斤斤计较,不是开导一下不在意就能抹去争执的,当我发现有更重要的事需要去解决的时候,家里的鸡毛蒜皮就丢在脑后了,当然还没有消失,最终会在你能力全面提升以后,这些小事才完全化解掉。
鸡汤文都说你要健身,要美容,要学插花来提升自己,我连笑都不想去笑了,这些花钱的玩意就能提升自己,想多了吧!多学习多思考才是真正的提升之路,就跟孩子的进步一样,如果只停留在花里胡哨的摆造型上,不去动脑子动到倒头就睡,进步是会一步步远离你的。
这几天老公跟我们一起宅在家里,说“这一天天的没出门怎么这么困呀?”我回,“身体和脑子总得动一样,你在家两样都没动,那肯定颓啦,我整天在家没动身体,但我脑子时刻在动,所以每天生龙活虎。”老公深以为然。
今天一个博友问我,写作文背范文有用吗?我说你想多了,背范文有动脑子吗?背只是死记硬背,是不动脑子的,你以为“熟读唐诗三百首”,就真的会作诗了?人家的熟读不是背,是三百首的玩味。
所以说现在很多人都不由自主的走捷径而不自知,小熙也背了,而且还是我帮她到处摘抄本句子缝合而成的半篇作文,但在背之前我们做了大量的分析讨论,让她明白我为什么抄下这些句子,为什么得出这些论点,为什么把它们缝合在一起,直到她点头说明白了,她才开始去背的,但是大部分人只看到了这个背。
过程,我一直强调过程,而不是简单的一个动作,就如做题不是简单的对错,而是学霸们到底是如何思考出这个对与错的,这个过程都是用脑子的,不是流水线般机械的一步下一步。
积累,什么是真的积累,看书看多了就是积累?眼睛看没动脑,看一屋子书都没用,我二十几岁起每晚看名著,坚持了十年,红楼梦都看了五六遍,没屁用,鸡汤告诉我,“你看过的书会融入你的身体,变成你的一部分。”以亲身经历告诉你,没用。我真正的蜕变就发生在这两年,初中那三年有变化,但我自己没有那种脱胎换骨的感觉,真正感觉深刻的是从去年开始,前面那几年真的是在积累,积累的过程是没什么太大感觉的,有,但感觉不是很浓烈,真正蜕变期的时候是有很强烈的冲破迷雾的感觉,所以我现在越学越轻松,越学越快,越来越能抓住小熙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我不再纠结她的知识点,而是全力去发现她思维上的漏洞,我为什么能去抓她思维的漏洞?因为这个过程我一步步的走过,知道没有这种思维的时候做题是什么样子,有了以后会是什么样子。但我还是无法清晰的看到她高考所能达到的高度,我只是从讨论题目的过程也感受到她迅速的进步,并从这种进步中看到她从普通一本突破到211的一丝希望。
但是看得明白未必成功,看不明白未必不幸福!
普娃的家长们呀,看看我的经历,我从看不明白到看明白了些走过了五年,我也只会陪小熙到高中毕业了,站在高考的这个纬度,我们付出了这么多,还在普通一本上徘徊,看上去多么的失败呀,这就是“未必成功”,我越明白越知道这条路不好走,头铁走进来也未必成功,所以没有我头铁的家长们呀,你们何不放过自己,安安静静的做个不添乱的家长,普娃的进击之路几乎不可能存在,一本二本都是很不错的,你们看不明白就糊糊涂涂的快乐,不要看不明白装明白,要知道看不明白未必不幸福。
看明白却没成功的我们是不会感到痛苦的,最痛苦最焦虑的就是看不明白又装明白的你们呀!
果然是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