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小熙的高中 |
一道题带给我们的绝不止知识点那么简单,我们要以题目为载体,这就是一个工具,通过对题目的拆解分析,极大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补充一个例子,让我们一起体会充分拆解题目以后的收获。
还是历史,“中世纪,由于天主教会实施高压政策,英国众多群众体育项目消失殆尽。1573年,英王成立射箭组织,定期召集成员进行训练和比赛,之后这一项目在民间得以广泛发展。这反映了()A人文体育精神的滋长;B,竞技体育运动的勃兴;C,全民体育目标的确立;D,民族体育文化的复苏”
这道题挖了一个很隐秘的坑,设计得很巧妙,小熙一头栽了进去,我也被带到坑里。
看题目材料,一眼就知道考点是宗教改革,宗教改革的基础是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内容主要是人文主义。如果只考虑考点无脑就会选A,这就是我和小熙掉坑的原因,对考点实在是太熟练了,忽略了题目隐藏的含义,这就是出题大佬挖的坑,由时间推导出背景,由背景筛选考点,很多题目遵循这个规律,百试不爽,速度也快。但大佬就是大佬,挖坑没商量。
我们来认真拆解,看看大佬到底如何挖坑。
第一步,缩句,把题目材料转化为简单的大白话。吗“天主教会让体育没了,后来国王恢复并推广一个项目”,再缩“体育没了,国王组织一个,民间开展”,注意这是一个过程,从消失到重现的一个过程,那答案一定有一个词是准确表达这个过程的。
看看选项,A,人文体育精神的滋长。小熙说人文精神我知道,人文体育精神是啥,课本没提过呀?但我还是选了它。思路跟我一样,宗教改革的知识点里就有人文精神嘛。
来,先搞明白“人文精神”到底是啥?小熙说是以人为本,我说大白话就是“自己说了算”,之前都是宗教告诉你是啥就是啥,人文精神就是我自己觉得是啥就是啥,当然官方装逼告诉我们的是“尊重人的价值和精神的价值”,比较起来还是我的大白话好理解哈。那人文体育精神无非就是加个体育的载体嘛,自己说了算的主导思想还是不变。
所以题目中有人文体育精神吗?有,宗教不要我搞体育,国王说我就要,然后民众说我也要。这个是没错的,考点抓对了,那坑在哪里呢?在“滋长”,滋长什么意思?是出现,是以前从来没有过,现在出现了。那人文体育精神最早出现在什么时候?老师告诉小熙说是古希腊,这个就完全没印象了哈,也懒得翻书去找了,老师你说是就肯定是,但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个“滋长”就是第一次出现,那么也能从题目中找到线索,那就是“消失殆尽”,既然消失了就表示曾经出现过,那现在就不能叫“滋长”,特么的,这哪里是考历史,分明就是阅读理解好吗?所以这个坑是“滋长”,完全是考理解能力,跟知识点无关,如果卡死知识点,反倒入坑了。
B选项,那个“勃兴”,我知道是蓬勃发展,但只能包括后半部分的过程,不能描述“消失”这一过程,不全面,而且材料中只有射箭一项,并不能代表“竞技体育”,所以排除。
C选项,“目标确立”很容易排除,材料是一个过程,并没有目标确立。
D选项,民族体育文化的复兴。拆解一下哈,群众体育项目就是民族体育,射箭是其中一项,所以民族体育在材料中有所对应,再来“复苏”,这个词就完美对应了消失到成立再到广泛开展这一过程。
瞧,这就是尽我所能的对一道题进行全面大解剖的过程,如果只抓考点,那么恭喜你,正中圈套。所以在训练考点的同时还要学会将选项拆解与题目材料一一对应,还要对重要词语有准确的理解。类似的词汇还有“变化”,材料中一定要有先如何后来如何,体现这个“变化”才能选;还有“突出”之类的比较性质的词语,就要求题目中一定出现两种以上的情况;还有“萌芽,出现,发展,严重”等等,诸如此类的很多,这些是背考点背书本能解决的吗?
时代变了,我们家长不能只停留在以往的经验中,我们那个年代文科就是死记硬背,是行得通的,我用小熙十年前的经验去安排小玥的一年级学习,都啪啪打脸,更别提用我们三十年前的经验来指手画脚了。
死记硬背需要吗?要,绝对要,背是基础,我和小熙中考就栽在了背书背单词上,片面的追求对题目的分析,但反过来说,正是那段时间对题目的追求,才让我们摸到了做题的感觉,中考只不过是漫长学习道路中的一个小坎,面对失败总结失败才能让我们走得更远。
就如“努力和选择谁更重要”一样,这不是选择题,是两者就需要好吗?一大群人在那讨论得出选择更重要或者努力更重要,无聊,两者同等重要好吗?
背书重要吗?重要,无论文科理科都得背,数学物理化学哪个不需要去背去记?背知识点是所有学科的基础,在背的基础上再通过题目去理解,从而将背过的知识点更牢固的记住。一遍又一遍,重复又重复,直到成为你大脑的一部分,然后再内化成为孩子面对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的最终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看清楚事情的能力,并做出正确的选择。正如孩子能快速分析拆解题目,并做出正确的答案。这种能力是可以迁移到孩子的人生当中,无论是待人处事还是职业规划,漫长的人生道路处处都需要具备这种能力,才能让你活得明白活出精彩,才能在遇到困难时稳如泰山,淡定从容。
选择,正确的选择哪有那么容易,是一步步走出来的,是脚踏实地才有的,是跟做选择题一样,先具备知识储备,再一步步分析,尽量看到选择道路上的陷阱,然后才能得到正确的选择,不是抓阄,不是凭感觉。
人生如做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