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小熙的高中 |
会做题不是刷题,会做题是一种境界,是需要各种能力综合运用,才能做到会做题的级别。
第一层做题,靠对书本知识的浅层的知道,和凭感觉做题。初中的我和小熙就在这一层苦苦挣扎。什么知识点、考点,抓住出题人的意图,这些都只能鹦鹉学舌,知道这些词而已,根本不能理解,更不要说做到了。
第二层,找考点。强迫自己每一题都去琢磨这题考书本的那部分知识,具体到哪一个考点,从题目的那一部分信息可以得出考点,错误的答案里又有哪些知识点。
从第一层到第二层的过程很漫长,因为第一层实在是太舒服了,对个答案一知半解就行,每个孩子都会做,也都能做到。初中可以应付,高中就完全行不通了,考点隐藏得你完全一头雾水,大部分开始凭感觉,而且选择项里有很多坑,藏得很隐秘的坑,专门等着孩子们扑通扑通跳进去的坑。
第三层,分析能力。这个就要在掌握了知识的基础上,对题目的关键信息进行分析,然后还要对选项进行分析,选项里经常会藏着一两个表达不准确的词语去混淆你的判断,这些能力的提升光对知识本身熟练还远远不够,需要在大量的习题中去总结,当然如果只是刷题而不去玩味题目,那坑还是坑,永远不变的在那等着你下次再来。
这一层要开始玩味题目了,是跟出题人的一种隔空交流,这个时候什么考点知识点只是初级工具,你要迅速的分析出材料的主要意思并牢牢的抓住,一定要抓住,因为出题人有很多办法来迷惑你,来带歪你,来让你跳进他精心设计的坑里,不是所有题目用考点就能简单混过去的,所以小熙经常在两个答案中纠结,就是入坑了,她得学会把答案代入题目材料中去分析,也就是牢牢抓住题目给出的信息,不要被迷惑,这个过程也是一个需要经过大量题目训练的过程。
拿个题目示范。
“战国时期在官吏组织中文武分家,比如齐威王以邹忌为相,田忌为将,这种文武首脑的任用机制反映了()B行政权和军事权同等重要,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萌芽”
小熙在这两个答案中纠结,最终选了错误答案。这道题在书本上是没有具体知识点的,当然去找犄角旮旯也能找到一句对应的话,我告诉小熙,中国古代所有政治制度把握一个趋势,就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还有中央的皇权和相权之争”,但这些平时都是秦统一以后的朝代才出现的考点,这一题出现在了战国时期,小熙没转过弯来。
B答案中的行政权和军事权完美出现在题目信息中,这个答案一是错在“同等”二字,我们只能看出两个权力分家,谁重谁轻是看不出来的,而且战国时期应该是将更为重要,二是错在这个答案不是“反映”,“反映”要求答本质,而这个是现象。
C答案为什么正确?文武分家就是削弱相权,以前是一个人的权力,现在分给两个人,下面的人权力削弱那么王权就增加。而中央集权出现在秦统一之后,所以答案说的是中央集权的萌芽。
这就是一道题完整的分析过程,有知识点吗?有,但只有知识点就够了吗?不够。
所以高中的孩子们就是在一道道这种题目的反复的虐打中成长。
有的孩子逼着自己这样分析总结,一步步成长,更多的孩子是压根不知道原来题目要这样去分析,原来里面藏了这些弯弯绕绕。
我以前也不知道,现在我能一眼看穿,然后用最简单通俗的话分析给小熙,她不是一点就通的聪明孩子,但我会不厌其烦的一题一题这么分析给她,反复又反复,总有一天她会具备这个能力。
第四层,能用大白话解读。也就是把大佬们装逼用的高大上语言转化为大白话。
又来个例子。
“1939年,西南联大通过《防空委员会组织大纲》,组建……,由校警,校工,校医,学生,教职员等编成,这一举措()A,弘扬了民主治理精神;B,践行了全民动员理念,C,保障了正常教学;D,贯彻了全面抗战路线”
这个题小熙做对了,但她画了圈,表示她是凭感觉做的,并不能很准确的分析出来。
首先这个题几乎跟知识点没关系,只能从时间背景判断C答案错误,其他三个选项都是高大上的口号,哪个对呢?我翻译成大白话,A“民主治理”,就是我家要去哪里玩,然后一家四口哔哔哔,最后统一意见,这叫民主,简而言之,“民主就是很多人一起哔哔哔”,重点在“说”,所以这个答案不对。D,“全面抗战”,就是大家一起打鬼子,材料没有,显然也不对。B,“全民动员”,就是我们全家行动起来,买票的,收拾行李的,订酒店的,然后出发去海边。简而言之就是“一起去做”,那么这个就跟题目材料契合了,所以正确。
这道题跟知识点完全没有一点关系,很多孩子也会做对,但小熙把圈了出来,她需要一个解释,而不是感觉。有的老师会说,“A,C,D明显不对,所以是B”,这种老师不少,因为他们找不到知识点以后只有凭感觉了。
大道至简,其实把大佬们装逼的语言换成大白话是最难的,当孩子们练就了这种能力,那应付高中的考题就基本没问题了。
这一步是我今天的感悟,所以下一步我就得先拿自己开刀,争取多用大白话去解读。
小熙的一对一数学老师从开始就在强调用大白话解读数学语言,只是之前我不具备这种能力,只能佩服他对数学语言的这种装逼和大白话之间自由切换的能力。现在我摸到了这种感觉,开始训练自己吧。
小熙,她还早着呢,她还在掌握知识点和训练分析能力的路上艰难前行。
但从分数排名上看,她正处于一个缓慢爬升的阶段;从讨论题目的过程中看,也比高一时强了许多。还有一年多,能爬到哪,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