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2024-05-08 14:55:05)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施以来,各中央企业、各地着力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推进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融合,有效发挥了科技创新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的主导作用。
比如,东方电气集团组建“科研统筹机构”,在责权明晰的基础上,实现科研项目、 资源和人才统筹。中国中车集团通过组建联合研发团队、建立协同研发机制并单列专项奖励等措施,强化内外部跨企跨域联合研发,避免资源重复投入。国家能源集团健全容错免责机制,对推广首台套造成的经营亏损经认定后予以减免,对创新偏差、探索性失误依规豁免责任。
王宏志强调,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要紧盯堵点卡点、定点攻坚。创新要求较高、任务较重的中央企业和地方重点国有企业,要全面梳理创新要素配置洼地和流动壁垒,构建与完成创新任务要求相适应的创新体系,有效整合项目、基地、人才、资金等创新要素。
“对于国家交办的创新任务,或者本企业已经明确的创新目标,要看现有体系、资源能否支撑。能否通过内部机构、资源的整合更好集聚力量,使体制更加顺畅、运转更加高效。”王宏志建议,相关企业今年上半年对创新体系进行一次全面梳理、审视,借鉴先进企业经验,该调整的调整、该优化的优化。
他还提到,要完善创新精准考核和中长周期考核激励机制。要对基础研究、前瞻性颠覆性研究,建立中长周期考核和差异化支持制度。要以鲜明的导向加大对创新骨干人员的激励力度,把工资总额增量优先用于作出贡献的科技人才,对承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的科研团队工资总额实行单列,探索开展溯源反哺式利益分享,尽快推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扩面。
中车集团董事长孙永才在推进会上介绍,中国中车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着力推进实施骨干科技人才工资总额单列、薪酬保护等措施,提升骨干科技人才薪酬水平市场竞争力。实施科技人才激励三年行动,将激励成效与企业领导班子、领导人员年度综合考评挂钩,确保科技人才激励机制落实到位。坚持一企一策,确定全级次子公司50个中长期激励计划,激励方案覆盖80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