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4-05-07 14:23:32)

进步的生产关系是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根本保障。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通过不断发展和完善理论体系、制度体系、文化体系,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一是先进的社会制度是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基础。社会制度先进性代表生产方式的先进性,是生产力的本质内容。新中国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通过兴建大批国有企业、并以国有企业为依托,我国在很短的时间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实现了初步工业化,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建设成为能够独立自主发展并跟上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工业国家。党的领导激发建设现代化的强劲动力。生产关系变革促进生产力大发展,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深化改革开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坚定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提出并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体制机制改革为生产力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特别是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后,积极参与全球化分工与竞争,经济不断努力迈上新台阶。国有企业在改革发展中焕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创新力、影响力、控制力和抗风险能力显著提升,国际国内市场竞争力大幅增强。我国非金融类国有资产总额由2003年的19.7万亿元增加至2022年底的339.5万亿元,2023年上榜《财富》世界500强的国资监管系统企业占全部中国上榜企业比例近60%。在国有企业的带动和影响下,我国综合国力也极大增强,经济规模长期稳居全球第二。

三是新质生产力助力经济转型升级。通过生产关系的变革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驱动经济转型升级。当前,解决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结构不平衡、发展不充分的问题,最重要的是通过创新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构筑新的体制机制,激发全社会创新的活力与动力,激发企业创新发展的积极性,构建促进人文社会研究、基础研究、技术研究、市场化验证研究等共同支撑的多层次、立体式的科技创新体系,推动科技创新与组织管理体系创新、市场创新等综合协同创新。同时,要促进万众创业、大众创新,建立起与信息技术大发展时代、数据大运用相适应的企业内部组织及运行机制、培育相关社会人文环境,促进新质生产力大发展,助力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和动力变革。

四是构建国际国内新竞争力和持久动力需要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起点。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坚持问题导向,进一步改革影响和阻碍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构建促进微观企业面对国际国内市场勇于创新、善于市场竞争的体制机制。同时,要完善国家宏观经济管理体制,实施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构建促进新质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创新体制和企业内部机制,加大科技创新的市场化应用,加大源头性技术储备,积极培育未来产业,为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五是党的二十大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指明了方向。当前,世界正处于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型升级的交汇期,我国也处于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面临众多前所未有挑战。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党的二十大以来的一系列重大改革发展举措为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和发展提供了根本指引和方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