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国企担当,突破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关口
(2024-04-23 11:49:47)
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是连接科研和生产的重要桥梁,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环节,也是实现从技术创新到产业创新的必过关卡。产业是生产力的载体,科技成果只有产业化才能成为社会生产力。立足集团战略定位,为了更好发挥新材料攻关、新业态孵化、新产业培育方面的带动引领作用,促进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前沿科技与市场需求高效对接,更加重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及时将科技创新成果应用到基础建材行业转型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布局上,努力突破创新成果转化三道难关,贯通科技创新到产业创新,让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
创新前端,实现从“技术领先”到“标准领先”的突破。发挥好集团所属科研院所优势,用好材料基因工程、人工智能等革命性科技创新成果和工具,提升“从0到1”基础原创能力和研发效率,围绕原创性引领性技术供给,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汇集更多优质要素资源协同创新,加快打造具有全球竞争优势的材料产业原创技术策源地。把创新成果转化成专利成果,把专利成果转化为产业标准甚至是全球标准。在全球竞争中,着力培育原创型、基础型高价值专利,积极发挥基础建材和“双碳”技术等领域领先优势,突出欧洲、北非、中东等重点区域国际专利布局,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实现从“技术领先”向“标准领先”转变。
创新中端,实现从“初创期”到“成长期”的突破。巩固材料产业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功能优势,牵头组建新材料产业基金,积极发挥产业基金“催化剂”“放大器”效能,做好财务经济价值分析和资本市场价值分析,按照科技创新成果重要级分优先序,加快实施内部主导转化和集团外部转化,运用战略性投资、基金参股等方式,分散成果转化前期的投资风险,协同资本市场、运用外部资金共同支持中小微企业度过创新成果转化的“初创期”。“一代材料,一代装备”,装备是材料产业创新成果转化的另一个重要载体。推动装备业务整合,组建成立中国建材装备集团并打造高端装备智造园区,自主创新建立新材料产业高端装备体系,大力提升装备自给率,深度参与集团非金属材料现代产业链链长建设,助力新材料创新成果在产业端顺利转化成现实生产力。
创新后端,实现从“被替代”到“被依赖”的突破。坚持需求导向,敏锐捕捉市场需求,健全后端到前端的反馈机制,由生产型企业提出滚动式、迭代式的攻关任务,发挥好企业“出题人”作用。系统性推进创新成果产业化,提高创新前瞻性,同步开展现有产品迭代升级、替代产品预判研究。聚焦新材料产业发展趋势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前景,提前布局储氢气瓶、柔性玻璃、发电玻璃等新能源产业应用材料的研发和生产。加大前沿领域的新材料产业投资力度,不断丰富集团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品库,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展现国企担当。
(周育先,作者系中国建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