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大一优”,勇当产业控制“排头兵”,答好改革深化提升“赶考卷”
(2024-04-24 16:08:32)
以新能源为重点推动战新产业跨越式发展。制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方案》,完善新能源发展一体化管理机制,对二级单位全面授权,新能源发展创历史最好水平,装机规模一年连跨6000万千瓦、7000万千瓦两个大台阶,低碳清洁能源装机占比同比提高5.4个百分点,战略性新兴产业营收占比同比提高4个百分点。布局新赛道、塑造新动能,打造行业先进的新能源智慧运维平台,接入新能源装机超过6000万千瓦,接入数据点超过2700万个;压缩空气储能、新型电化学储能产业开发建设形成华能品牌。
以自主可控为重点推动核电发展取得历史性突破。坚持人才、资源、技术“三个集中”原则,优化核电开发管理机制,有力推动全球首座第四代核电站、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石岛湾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商运投产,标志着我国在第四代核电技术研发和应用领域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示范工程设备国产化率达到93.4%。规划装机容量超过1200万千瓦的山东石岛湾、海南昌江、福建霞浦“三大沿海核电基地”开发格局全面形成。
以水风光一体化为重点打造水电发展新模式。打造上市公司综合改革表率,完成华能水电专业化整合,在西南地区加快打造水风光一体化多能互补基地,以如美电站开工为标志,澜沧江西藏段水风光一体化基地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建成世界领先的澜沧江流域梯级电站远程调度系统,超过2000万千瓦的水电装机实现远程集控。
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为重点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推动数字化技术与生产经营管理深度融合,建设统一智慧能源管理平台,安全生产管理平台实现火电企业全覆盖。完善煤矿生产系统装备智能化改造、自动化升级机制,建成国家级智能化煤矿2处、省级智能化煤矿4处。深度实施节能降碳、灵活性、供热改造“三改联动”,碳排放强度同比下降9.4克/千瓦时,机组等效可用系数对标排名行业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