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展现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的国企担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

(2024-04-23 11:45:22)
企业作为经营主体,是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和动力源,是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参与者。企业处于市场最前沿,看得见“炮火”、听得见“炮声”,可以更灵敏地把握科技创新的社会需求,更有效地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发展,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大基础研究研发强度。科技创新是长跑,比的是持续保持强度的耐力。其中,实现基础研究的突破是关键一环,需要大幅提高重点产业的基础研究投入强度,增加创新发展的内生性。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就要找准“卡脖子”领域和薄弱环节,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攻关,着力提高基础研究在研发中的比重。多年来,中国建材集团聚焦“四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不断加大基础研发投入强度,实行“揭榜挂帅”制度,全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2016年至2023年,研发经费投入年均100亿元以上,复合增长率达到12.3%。近两年,新增核心发明专利307项,成功攻克大飞机碳纤维复材、大尺寸红外光学材料、高效发电玻璃等一批“卡脖子”技术,众多新材料应用于长征、神舟等“大国重器”,多项科技创新成果服务和保障国家重大工程。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实现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对于企业而言,科技创新成果不能停留于“实验室”,而要走向“生产线”。中国建材集团不仅高度重视“从0到1”的基础科研创新突破,而且也关注“从1到100”的成果转化应用。一方面,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深化与高校、科研机构的长期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利用好全球科技成果、丰富智力资源和高端人才,加快推动海外联合实验室建设。另一方面,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发挥好科技型企业“出题人”“答题人”作用,在锂膜、玻纤、玻璃新材料等领域探索以自有高端装备公司或研发中心为支撑的“自答题”模式,加快建立以收益风险共担、知识产权共享和保护期锁定为前提的产研合作机制。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优势,用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支持创新成果更快转化落地。目前,集团共培育了397家高新技术企业,打造了21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源源不断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新动能、新机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