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制度改革的工作体会和思考
(2023-08-24 15:48:44)(一)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和谐稳定,排除改革阻力
三项制度改革,其主体是企业的职工,改革必须依靠广大员工,使员工成为改革的支持者和推动者。在三项制度改革的设计和安排中,要保证劳资双方的人格平等,公司工会代表全体职工积极参与改革全过程,各项改革措施在出台之前都应充分征求职工的意见和建议,所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改革方案必须经过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保证职工的监督权和参与权。在制定改革方案时,要尽可能地保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各项改革制度和措施的出台实施,都应遵循有利于构建和谐企业的原则。重视职工思想工作,在改革实施之前,首先要将改革发展的思路灌输给每一个职工,使职工在意识方面有所转变,意识到改革是有利于企业和自身发展的。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针对不同的职工群体开展多种形式的沟通交流,保证上下信息的传递与反馈及时、准确,尽可能消除小道消息干扰,以缓解改革所带来的冲击,同时增进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信任感。
(二)要把握“动态”原则,坚持与时俱进,推动改革进程
公司原有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弊端归根结底是制度的“僵化”。三项制度改革必须从企业发展的实际出发,坚持“动态”管理。制定的制度应尽可能地长期适应企业未来发展,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在制订一项制度时,要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考虑问题,提高制度的“生命力”,防止朝令夕改。同时,新的制度要随着企业的发展不断改进与完善。改革的方式、做法应该从本企业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形式多样。如在用工制度改革中就坚持了这么一种理念,只有适合自身实际的才是最好的。改革的内容也应坚持“动态”原则,如职工有进有出,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工资能升能降本身就是处于动态之中,在员工岗位管理上遵循了能级对应原理,使人的才能与岗位的能级处于动态的对应状态,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岗选人,量才使用,以发挥出高效能。
(三)要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维护改革稳定
改革是对传统管理体制的否定与变革,是企业利益和职工利益的重新调整与分配,必须公开、公平、公正。只有公开,广大职工才能知情参与;只有公平,职工才能心平气和;公开是基础,公平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达到公正的目的,否则,改革就不会顺利,企业就不会稳定。如在管理人员竞聘过程中,从组织、报名、审查、测评、考核、答辩、综合评价、聘用等环节都力求做到条件公平、程序公开、结果公正,使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走上了生产经营管理岗位。这次改革力度大、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虽然时间短,但取得的效果十分理想,这与企业坚持“三公开”的原则是分不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