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珂刘晓柯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2025-06-16 16:11:46)
分类: 工作总结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
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时光飞逝,一学期的英语教学工作又接近尾声。回顾这学期的点点滴滴,有收获也有不足。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改进教学方法,现将本学期工作总结如下:

一.取得的经验与成绩
1.精心备课,优化课堂设计
   本学期,我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认真研读PEP教材和教师用书,结合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以"情境沉浸+任务驱动"并进,合理设计教学环节。如:在Unit 3 Weather单元中创建"微型气象台":学生用纸板制作可调节的天气转盘(sunny/rainy/snowy...),结合温度计道具录制英文播报视频。当小陈举着"It’s 38°C, It’s  too hot!"的卡片,擦汗表演时,全班在笑声中自然习得了气温表达法。更欣喜的是在校内举行的第17周Reading,thinking and writing活动中,孩子们用黏土捏出了Unit4farm中的sheep/carrot/horse等不同的动物和蔬菜,用手中的画笔画出了Unit 5Clothes中色彩缤纷风格迥异的服饰,除了配图词卡,他们还设计了书签,立体书,小报,思维导图。。。。。。 “用英语做事情”  这把钥匙,终于打开了他们主动表达的大门。我为他们的参与度感到惊讶和欣慰。
2.智慧教学,提升课堂效率
   我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在《Unit 4《At the farm》的教学中,我利用希沃白板制作了互动课件,学生可以通过拖拽蔬菜水果图片到对应的单词上完成配对游戏。最受欢迎的是"学校农场体验",我利用即梦AI为学生创设参观学校农场的视频,他们可以点击各种动物听到对应的英文名称和叫声。这种沉浸式学习让课堂参与度提高了40%。语法教学中,我发现传统的 “规则讲解 + 习题训练” 难以让学生内化知识。于是结合 该单元的动物词汇,设计了 “语法农场” 游戏:用磁贴将 “cow”“sheep” 等单词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用 “These/Those  are...” 句型描述农场场景,答错的小组要 “认领” 一只 “虚拟动物” 照顾。小美为了不让小组 “丢失” 小羊,反复练习 “These are sheep.Those are hens.”句型。期末模拟测试中,全班关于 These/Those  are...”句型的错误率从月考的 45% 降至 12%。我再次坚信,当课本内容与生活体验碰撞时,语言学习才能真正发生。
3.多元评价,激发学习动力
推行 “英语成长树” 评价机制,从课堂表现、作业完成、口语展示三个维度设置积分体系。如在 Unit 3 "Weather" 单元中,鼓励学生用英语播报天气,累计积分可兑换 “班级气象主播” 称号,
二.存在的不足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待提升
虽然课堂活动丰富,但学生课后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仍然较弱。约40%的学生不能按时完成周末作业,需要反复督促。单元重点单词和句型的默写正确率波动较大,部分学生存在"课堂会、课后忘;这节会,下节忘"的现象。
2.家校合作力度仍需加强
家校沟通的内容浅层化,钉钉群多限于发作业通知,没有很好地指导家长怎么帮助孩子学英语。
3.教师个人专业发展存在
对新课标的解读还不够深入,特别是在核心素养培养方面;理论支撑薄弱:问题转化效果有待提升。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
设计“单词闯关表”,将每个单元的单词分成3个难度等级,学生逐级挑战,期末兑换小奖品。建立学习小组:4人一组,组长负责提醒作业,组员互相检查完成情况。
2.加强家校合作
尝试建立"家长小课堂":用短视频示范怎么辅导孩子听读及书写作业、怎么检查作业。制作"英语学习明白卡":用简单的话说明每单元重点和辅导方法。让教育从 “学校独唱” 逐渐转变为 “家校合唱”。
3.提升专业素养
精读《小学英语新课标案例式解读》,重点研习"语言能力与文化意识融合"章节,以提升专业素养,同时还要积极地向向校内优秀教师(如张老师的情境教学法)和网络资源(“小学英语教研网”)学习。
朱永新老师说“教师的精神海拔决定教育的高度”。当语言成为探索世界的工具而非考试题目,每个孩子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表达星座。新学年,我愿继续做那个举着火把的引路人——既要照亮PEP教材里的每个字母,更要守护那些在语法迷雾中跌跌撞撞却始终向前的小小身影。因为最好的教学总结,永远写在他们发光的眼睛里。
                                                                        刘晓柯
                                                                           2025.6.17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英语教学工作总结
                           张 珂
   回顾这一学期的英语教学,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积极参与校内教研活动,努力提升教学水平。我既为学生的进步感到欣慰,也认识到自身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教学中取得的收获与成就 
1.提升学生英语学习兴趣
   本学期,我注重将游戏、歌曲、情景表演等融入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Unit 5 My clothes”,我组织了一场“Fashion Show”,学生就身上所穿的衣服,用英语介绍(如“Look at my red dress.It’s pretty.”)。这种真实语境下的语言输出,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也让他们体会到英语的实用性。  
2.分层教学助力不同水平学生进步
   由于班级学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我尝试采用分层教学策略。在“Unit 4 At the farm”的单词教学中,基础较弱的学生只需认读动物单词(如“cow, sheep”),中等生需用简单句子描述(如“I see a cow./They are sheep.”),而能力较强的学生则需编写小对话(如“What are these? They are horses.”)。通过这种方式,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任务中获得成就感。
3.跨学科融合拓展英语应用场景
   结合教材的内容,我尝试将英语与其他学科融合。例如,在Unit3 Weather B.Let’s talk中,两个主人公在谈论两地的天气,但因中国的温度用表示,而美国则用。利用两者的转换公式=(-32)÷1.8,我让学生利用数学当时计算出了26相当于多少?结果是大约等于中国的3.3。还有就是,中国温度计最高是50度,而美国华氏度最高却是120度。这样学生就很好理解了为什么Mark觉得26度很冷,同时也了解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4.积极参与教研活动,提升专业素养 
   本学期在张老师和李老师的带领下,我们积极参与教研。除了正常的英语教学学习外,我们初次了解和学习了AI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和丰富。还深化了学历案的学习,以提升我们的设计能力。
5.认真履行跟班老师职责及教育基地晚辅工作。
二、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1.部分学生语音语调不够标准。在提问和背诵中发现一些学生在发音上仍存在问题。反思原因,一是课堂纠音时间有限,二是缺乏系统的语音训练。  
2.小组合作中个别学生参与度低。在小组活动时,部分学生依赖组内优秀生,未能真正参与,说明我在分组策略和任务设计上还需优化。  
3.教学中有特色、有创意的东西不够多。
4.对于一些问题生缺乏有效的管理经验。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语音教学,提升发音准确性。
2.优化小组合作,实施“角色分工制”,确保全员参与。
3.深化教研学习,促进专业成长。继续参与校内外培训,丰富教学资源。
4.坚持撰写教学反思,积累经验。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以学生为中心,在创新与反思中前行,让英语课堂成为孩子们快乐学习、自信表达的舞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