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逍逍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一年级数学培优补差经验交流
(2024-12-04 16:35:19)| 分类: 班级管理与培优辅差 |
班级情况介绍
本班共36人,男生20人,女生16人.大部分学生有较好的行为习惯,良好的知识基础,可以独立地学习,认真地完成作业.但整体呈两极分化状态,学困生较多,而且学习能力不足,上升空间有限,补差工作难度较大,为了顺利开展数学教学工作,让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学有所获,针对班内具体情况,采取了一系列相应措施,现总结如下:
培优方面:
小梁是一个热心,热情的孩子,入班第一天就展示了她较强的个人能力,我也很快锁定她成为班干的一员,经过后来的接触和了解,她在学前阶段有很好的知识积累,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态度端正,积极追求进步是像她这样的优秀孩子的共同优点,同样的也缺乏抗挫能力,为了给更多同学表现机会,我将带队的机会给了其他学生,她觉得是我不认可她,心里有了小情绪,我察觉后跟她聊天,解开了她的小疑惑,学习上动力也更足了.在完成作业方面,她总会出现,因为想抢第一个批改而出导致题目做错,反复提醒几次后,成效不大,我就让孩子们在班里讨论,事情做得快就一定好吗?,虽然一年级的孩子表达能力有限,但大家也都明白一味求快不一定是好事.平时练习时也多问她你是怎么想的?,你的方法是什么?在一次次的表达中,她思维更灵活了,方法掌握牢固,也起到了带头作用,带动其他同学一起向她学习。
补差方面:
小张刚开始入班时特别乖巧,如他家长主动跟我说孩子特别调皮,让严格要求他,我就知道他是在隐藏自己的"实力",便私下多留意他。果不其然,他经常和同学说一些网络流行语,显示自己的厉害,但在课堂上,他却像变了一个人,机灵劲儿全不见了,10以内的分成,背了两周,一离开小棒就不会了,更别提灵活应用,和家长深入沟通后了解到,他在家就是说一不二的存在。心思全在手机和各种玩具身上,学前阶段家长本着"快乐童年"的原则,对行为习惯和知识积累从不在意,同时因为家人的长期溺爱,孩子觉得想做什么事只要说出来就等结果就可以了,不用付出行动和努力。如他不只一次跟家长说想当班长,我也以此为目标鼓励他,但行动上毫无变化,一沟通发现,他认为跟妈妈说过后,老师就能选他当班长,不用自己努力。前几次和家长谈学习,作用也不大,他们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学的东西都会,只是不好好学,考试时候用点心成绩自然就上去了。直到不及格的结果出来,家长才意识到要有所行动,至此才开始了真正的家校合作。我抓住他不服输的想法,给他找了一个学习搭子,两人程度差不多,但对方会更勤奋些,从学习、纪律两大方面比一比,谁回答问题更积极,更准确,作业写得又好又快,每一项胜出者都可以加分,一周总结一次,谁得分多谁赢,他只有赢了,我才会跟家长夸夸他,回家就可以奖励一个想要的玩具,目前这个方法颇有成效,课堂上听得认真了,也愿意动脑思考了,对出现的错误订正速度也快了。但长期的物质奖励不是可行之法,接下来还要在激发学习主动性上想办法.
不管是培优还是补差,最重要的我认为还是拉近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让他们真正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另外,多鼓励,多夸奖,对一年级的孩子,效果还是比较明显的.本学期班里的辅困工作难度较大,有6个孩子暴露出学习能力严重不足,上升空间有限,课堂上精力大多分配在他们身上,却收效甚微,也耽误了培优工作的进行.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会探索更适合现状的方法,面向全体,让每个孩子都能在数学上学有所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