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这样的一年级老师
——读《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有感
于亚星
转眼,我也迎来了我的第七个一年级。要学习的东西还是那么多,甚至更多。除了社会对老师的要求更高之外,好像每一届学生都跟之前不一样,每一届家长都有自己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自己的教育观也在发生着变化。于是,迫不及待地在书架上寻找着,终于找到了于永正老师的著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我如获至宝,静生细读。
这本书共十章,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对教育的实践与感悟;对语文教学的实践与感悟;忆师友与对人生的感悟等。于永正老先生的"封笔"之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我的为师之道》,这是他从教五十多年的较为全面的总结。他在书中这样写道:"我很卖力,很勤奋,因为我总想做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不能愧对学生以及他们身后的家长。"他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忘记自己曾经是个孩子。面对学生时,他会交出这样一张"名片",正面写着两个大字:微笑;下面写着三个关键词:尊重、理解、宽容。"名片"的反面写着两个大字:负责。下面也写了三个关键词:严格、顶真、耐心。做一位学生喜欢的老师并不容易,我认为,这甚至是做老师的最高境界。
如何做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老师应该像水一样温柔而有力,保树一样和善而坚定,包容和接受学生的一切。对学生,少用"管",多用"导",要把自己当做一片海,张开怀抱,迎接一条条小船。
一、学校工作"我要做"。
第斯多惠的至理名言:"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善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中这样写道:完成学校布置的事情,人的内心深处总觉得是被动的,事情多了就有些不情愿,但是一旦把这件事情转化为是我自己想做的事情,那么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这段话,我深有感触。开学一个多月后,班上其他学生适应住校生活,我们班亦航每周返校不肯上学,到了枝门口就抱着家人不放手。上个大周近校时,我看到孩子妈妈把他送到教室门口,怎么不肯进教室,绕着北院操场跑,哭闹着要回家,想尽办法才把他稳住。家长会结束后,孩子的妈妈又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和精力把他哄好。事情已经如此,不如把问题当做资源,用研究的心态来面对。周末,家长特意发来了感谢信息孩子进步了,亦航进学校出乎我意料,幸好于老师也是当妈妈了,能理解我这个当妈的心情。正如于永正老师所说:"心态的改变,让阴雨绵绵转眼晴天的日起来。"既然无法改变现实,就努力调整自己的心态吧。
二、家校共育养习惯
这一届一年级,三年幼儿园赶上了三年疫情。也许是采体生活太少了,孩子们在同伴支往中容易闹予盾,规则意识不强,动手能力和自理能力都较弱。从幼儿园到一年级,随着身份的转变,对他们的能力和习惯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只有家校共青,才能培养孩子良好行为习惯。
怎样实现家校共育呢?书中写道:让家长了解老师的教育理念及对孩子的具体要求,并有针对性进行辅导。在孩子的成长路上,家长永远是最重要的老师。
三.读写结合促成长
于永正老师在《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一书中指出读写,读与写是我教育、教学不断进步的双翼。读与写的过程,是不断肯走自己、激励自己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反有自己、否定自己的过程。让自己的实践有了智慧有了理性,使自己的路走得越来越正了,越来越直了。张开怀抱,迎接一条条小船。
把工作变成"我要做",在自己的世界里用心耕耘,勤于家长沟通多合作,坚持阅读写作努力强大,这样,当我们面对一年级学生时,就能成为包容的、温柔的、有力的那片海。
于亚星
2023.11.26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