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用死执“摄生三愿”

(2023-06-05 12:16:15)
分类: 国学文化

“摄生三愿”是无量寿经康译本里的,是与往生条件密切相关的三个愿,三愿与三辈及九品的对应,只是在例如做数学方程假设的前提下,才能够实现和成立的。


在梵语原本里,与往生有密切关系的愿只有两个,在这种背景下,三愿与三辈及九品的对应就不能成立了。而且在梵语原本里,也根本没有三辈的表述,只是一种递减意思的表达。


九品是观经里独有的,观经目前为止没有梵语本,说不定哪天发掘出来了,可能原本里写的也不是九品。那是不是意味着以前的理论全是错误的呢?


非也!


当你站在一定的高度,就能看出来,净土三经整体含义,首先肯定是鼓励你取法为上,精进修行,但是绝大部分的众生是做不到的,然后条件逐渐下降,但有一个最低标准和底线标准。


就好像100分考试,60分及格,你肯定要拿到的。不过,从取法为上的角度,不建议抱着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理,鼓励尽可能的考高分。


但是,这个试卷上的题目没有标明分值,你搞不清做哪些能达到60分,而这些题目全做,你根本就做不完,有些题你也做不出来。这个时候,你是不是很抓狂?


所以,通过摄生三愿与三辈九品的对应,可以帮你建立一种思维模式,快速帮你找到,60分在真信切愿!


当你找到之后,这种对应你就可以丢掉了,不要再死磕死执它。就像坐船一样,已到彼岸,要船何用?倚天屠龙记里,张三丰教张无忌太极剑法,先让他记住招式,再让他忘记招式,也是这个道理。


所以有人在无量寿经的不同译本里看,有的译本没有摄生三愿,有的译本根本就不是48愿......翻来覆去的比,再和阿弥陀经和观经对来对去的看,越看越困惑,越看越迷茫。


再看网上各种不同的往生条件,祖师古德的往生标准不一样,即便对同一个祖师古德的思想,也有不同诠释和理解……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十分混乱。


我提出的他自二力念佛法门,是一种非常圆融的思想,三愿与三辈九品的对应,我只是把它当成一种工具,早已超越了它,即便按照梵语原本,也是没问题的。


当你理解了他自二力念佛法门的含义,就能把握住重点了。再看各说各话的往生标准,也有免疫力和鉴别力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