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用去烧香许愿,那是迷信思想
(2022-09-21 12:58:18)
标签:
文化 |
分类: 国学文化 |
烧香许愿,不少人对其乐此不疲,每年春节,几乎都能看到排队烧香的新闻,这说明,迷信思想在一些人头脑里还是很重的。
释迦牟尼一生都在追求真理,破除迷信,可他自己后来却成为被迷信崇拜的对象,不得不说,有点点让人遗憾!
释迦佛从来没有烧香许愿、开光、抽签等方面的讲经说法。这些都是佛教传入中国后,结合民俗信仰和迷信思想,而逐渐发展出来的。而现在一些寺庙出于商业化目的,忽悠信众花重金烧高香、烧头香,严重损害了佛教清净庄严的形象。
下面我用佛教义理来分析一下:
佛有三不能,第一不能,就是不能灭转“定业”。而众生去烧香许愿(求财、求子、求姻缘、求学业事业、求健康等等),这些都是想灭转定业,这就违反了佛教义理。佛教里也没有什么“许愿还愿”的说法,只有“发愿”,但我们凡夫是不能发愿的。
按照唯识学的教理,我们从出生开始到死亡,基本都是定业,你出生在什么家庭,长大后的财富、对象、子女等等,这些都是阿赖耶识的业力在释放,是不受心识主导的定业,如果你想怎样就怎样,想要什么就有什么,那“心想事成”就不会是一个祝福的词语了。
所以呢,烧香许愿,你觉得有用吗?肯定没用了!如果你认为有用,那也是心理暗示作用或是完全碰巧而已。别说你去求铜塑金雕的佛像,就算释迦牟尼佛在世,你去求他本人,他也没能力帮你。因为佛改变不了众生的因果和业力。
不过,佛教也不是宿命论,如果你通过自己的努力(认真学习、刻苦工作)或是修福德善业、拜忏等,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自己的命运。
《了凡四训》里的主人公,就是积极行善,多做好事,向善立身,慎独立品,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注意我这里的措辞,是一定程度)所以,如果你想人生更加美满,得靠你自己努力才行!这既符合佛教义理,也符合正能量的社会主流文化。
当然,对佛教信众来说,如果你燃香礼佛,是表达对佛法僧三宝的恭敬,那是随喜赞叹的;如果是想寄托个人情感,那也是无可厚非的;但你不要想着去求佛什么,因为佛,不可能实现你的无明妄想!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