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7 13:48)
去年有一个佛学博士写论文时,引用了我发表在《法音》上的文章,认为我属于纯他力的思想,我看了后,感觉很吃惊,博士,就这三脚猫水平?就这理解能力?我文章标题写的那么清楚:他自二力,是二力!
我把我的两篇发表在杂志上的文章,投喂给deepseek,让它来判断,很快就给出答案,我感觉在判断能力方面,它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佛学博士的水平了。
我把提问过程全部截图:
(2025-03-17 13:41)
宋词的标准,一般分为三流,第一流是开宗立派,第二流是守正创新,第三流是精通技法。
按照这个标准,我让deepseek对祖师进行了评判,AI最大的优势就是客观公正,它不会参与个人情感,更不会有个人崇拜,所以它的评判是相对客观的。
本来是抱着玩的态度,但我看完deepseek对13祖的评价后,感到很吃惊,因为太专业了,跟我心中的评价相差无几,但我学了多少年?它却一分钟就能给出结论。
而且我提问时,就一句话,让它按照一流开宗立派,二流守正创新,三流精通技法,这三个标准判断,给13祖排个名。除此以外,没有给任
(2025-03-14 14:20)
把我做的那首《望海潮》发给deepseek和秘塔,让他们来判断,在宋词中属于几流水平,他俩给出的评价,都是二流偏上,二流顶尖,也就是说,超过二流,但未到一流,我觉得这个评价是比较客观公正的。
可能很多读者,一听“二流”,就觉得不咋滴,但如果你知道,宋词里的一流是哪些人,你就知道这个二流偏上,是多么高的评价了。deepseek截图如下。
(2025-03-14 14:14)
一,最近Ai做诗火了,我看了一些AI做的古诗词,论引经据典和对典故词汇的积累,AI是非常厉害的,100个古文学博士捏一块也比不过它,但它词汇量和典故再丰富,终究只是工具,不具备人的思想和情感。
它做的诗词水平也不太稳定,有的是词藻典故的堆砌,缺少灵魂。但有的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大部份诗人的水平。
说到诗词,我上学时就学习过词牌之类的相关知识。那时家里有不少这方面的书,我又比较宅,不爱出去玩,在那个娱乐资源相对匮乏的时代,读书成了打发寒暑假的好办法。后来出于好玩,也写过一些诗词,但都当废纸扔了,不过毕竟是自己写的,回忆一下,还能想起来几篇。
一,有人给我发来一个公众号,里面有不少净土文章,作者自称净土宗泥石流、净土宗马斯克,自认为在净土宗的水平天下第一,无人可及。
可在我看来,他的文章,就是比本愿法门还邪门的纯他力思想。
内容摘要:汉传佛教是万宗同归净土,是否需要临终正念才能往生西方,一直是颇具争议的话题。一种观点是:现在千念万念,就是为了临终一念,临终意识清醒、正念分明才能往生;另一种观点是:完全无需考虑临终的问题,接引是阿弥陀佛的事,只要平时真信切愿即可。本文以大乘教理为依据,参考祖师开示,通过分析论证得出结论:真信切愿即可往生,但众生临终前的所缘境有所不同,所以临终关怀亦需高度重视。
写篇小说
一、喜剧电影《抓娃娃》里有个片段,给假冒的奶奶(李老师)办假葬礼,办之前,李老师信心满满的表示躺好最后一班岗,但等到假孙子跪下哭诉时,李老师的眼泪却忍不住往下流,脑海里浮现的都是和孙子在一起的场景,最后竟然坐起来喊孙子名字,差点穿帮。
试想一下,如果一位求生净土的老人临终前,像前面的李老师一样,脑海里浮现的是孙子,嘴里喊的是孙子,那她能不能往生呢?肯定是不能的!即便是学纯他力的那帮人,也不敢说这样能往生吧?
这就应了一句成语——情不自禁。假的孙子,假的葬礼,这些李老师都知道,就是演场戏而已,但人是感情动物,所以依然控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何况往生者,将来面对的,是真的亲人!是真的离别!
二、记得上大学时,一个老师,教什么课程的想不起来了,一次课堂上,他骂一个刚被报道出来的贪官,骂完之后,他说了一句让我终身难忘的话,他说:你们别看我在这正义凛然的骂他腐败,我要坐到他那个位置,说不定,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