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龙裤国师和锅漏匠的故事均不靠谱

(2022-09-14 20:38:10)
标签:

文化

分类: 历史文化
龙裤国师、锅漏匠的故事,是净土法门一句佛号成就的杰出代表,他们的共性都是不学教理甚至不识字,没文化、智商低,但就凭这老实念一句佛号,而修出神通或修成净业,也成为了净业行人的楷模,但根据考证和个人分析,二个故事均不靠谱。在看下文前,可以搜索二人,看看他们的传说和光辉业绩,我就不再赘述了。

 

一、龙裤国师,历史上确有其人,但他并非国师,他所在的朝代压根就没有国师,他只有祖师的称号。史料记载:“龙裤祖师”法名樵云,字真常,诞生于明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圆寂于崇祯十二年(1639年),享年83岁,僧龄69,戒腊51,樵云苦行实修,弘律传戒,培养得戒僧才千余人,促进明末福建佛教尤其是闽南佛教的复兴,厥功甚伟。万历末期(1614年)樵云师入觐,帝赐紫衣以荣之,敕封“龙裤祖师”封号。

但在民间传说中,除了个人经历完全不同外,还说他念佛念出了神通力,超度了已故皇太后,还显示了很多其他神通力。在佛教经典中,确实有不少神通力的记载,但不宣扬、不显示、不提倡神通力,是佛教的共识。

在解脱道的禅法中,有定慧俱解脱和慧解脱两种修法,定慧俱解脱是指先成就禅定,那修观,优点是成就禅那后,好比拿了把宝刀宝剑,更容易斩断烦恼的铁链,缺点是受很多主客观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禅定很难成就。

慧解脱是不成就禅定,仅以近行定或刹那定的定力,直接修观,优点是不用成就禅定,容易上手,缺点是好比拿一把小锯子慢慢的锯断烦恼的铁链,费力且较累。

按照解脱道的修法,只有定慧俱解脱有神通,神通一般是修定而来,慧解脱普遍没有神通,当然不排除特殊因素。

而持名念佛,是不走四禅定路线的,所以一般来说,持名念佛不会修出神通力。当然这是从解脱道的禅法来分析,大乘禅法在佛力加持下,凡事皆有可能,非我等凡夫可以臆测。

再说超度,它是不符合佛教理论的。因为佛是不能改变众生的因果和业力的,所以超度和烧香许愿一样,纯属迷信,大乘的《地藏经》和小乘的《阿毗达摩》,均有释迦佛到天界,为母亲说法的故事,天界虽好,仍在六道,释迦佛如果有能力超度,为啥不把他母亲超度出六道,到涅槃或极乐世界等净土去呢?所以连释迦佛都没能力去超度,谁又有能力呢?所谓超度,无非是骗人、收割智商税罢了。超度起到的,只是自我安慰作用。

所以民间传说不靠谱的,但可以肯定的是,“龙裤祖师”在闽南弘法传戒,深受民众爱戴,而其德泽风范,弘法功绩,也得到当时高僧蕅益智旭、隐元隆琦等的赞许。

 

二、再说锅漏匠,某净土著名老法师口述,因为老法师的影响力而流出开来,据说原文在倓虚法师《影尘回忆录》,但我看过这本书,没看到有关于此人的记载。你在网络上也搜不到锅漏匠的原文出处,因此可以基本确定为瞎编乱造。

不过我在《影尘回忆录》里,确实看到了几个往生的事例,其中一个印象深刻,是一个姓董的居士,临终时现象很好。他晚年摒弃世俗一切,专门念佛,前后十三四年工夫。平素给学校改国文,除改文章外,其余工夫都用在念佛上。他的工夫很纯,每天固定要念四万声佛。

 董居士在生时发两个愿:一个是愿意在活著的时候,不要闹病;因为自己客居他方,病了没人伺候,怪难过的;第二个愿意有病马上就往生,免得自己受罪,也给人添麻烦。果然有愿必满,他平常念佛什么病也没有,到了临终时,预知时至,心里很清醒的。大众师轮班替他助念,到了夜里四点钟,在床上坐起来,面上很和霭的对大众说了一句:‘到此方知功不唐捐!'说完这话,念著佛就往生了。在他临往生的前两三天,只是觉得身上很疲乏,四肢无力,一切饮食还照常;身上并没什么痛苦。

 

三、考证这两个故事的真伪,只是本着实事求是的出发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历史成为了故事,故事成为了传说,有太多不靠谱的成分在里面。

不学教理甚至不识字,光靠一句佛号成就,本就是罕见的事,更不能提倡,而且念佛切不可追求神通和境界,否则易出偏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