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谈阿弥陀佛的“阿”字正确读音

(2022-09-12 12:05:09)
标签:

文化

分类: 国学文化
一、阿弥陀佛的“阿”,现代汉语有两种读法:ae,以前还有个读音o,这三个音,对于净业行人念佛而言,读哪个都对,想读啥读啥,但少数人会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争辩,实在是非常无聊;更有甚者,居然能把读音和正法灭法扯上关系,典型的附佛外道思想。

阿弥陀佛,我在《阿弥陀经》的梵文本里,看到两个词:amityuas(无量寿)和amitbh(无量光),古德翻译时,只翻译了前面的amit,后面给省略了。而且梵本里,跟的是tathgatasya(如来)。所以如果按照梵语直译,阿弥陀佛本来就翻译错了,正确的是:无量光如来、无量寿如来。

所以阿弥陀佛,其实是amit buddha(佛)的翻译,音译 意译,可以说是非常中国化的词,说白了,就是翻译的古德,给这位佛,起的中文名而已。如果某些人非要纠结“阿”该怎么读,我倒建议你,按照梵语原名来念:amityuas tathgatasya 这样多好.

如果阿弥陀佛只懂梵语,不懂汉语的话,那无论你念弥陀佛,或是弥陀佛,他都不知道你是在喊他,因为这中文名,和人家梵语原名,差太远啦。

要注意的是,释迦牟尼当年讲经说法,用的绝对不是梵语(因为世尊是明确反对使用梵语的),普遍认为是巴利语,而且一直没有文字记载,释迦牟尼圆寂674年后举行的第四次结集,才形成文字刻录于贝叶上,成就了世上最初的佛教文字经典“巴利文三藏”——贝叶经。

直到大乘佛教从大众部发展出来,才出现大量用梵语(婆罗门教所谓高雅的语言)表述的大乘佛典,所以,如果真要考证,阿弥陀佛的梵语,也不是释迦佛说的,理论上是巴利语转化来的,至于有没有发现巴利语的净土三经,我实在没兴趣再考证了。

所以网上某些人,考证古梵语到现代梵语的演变,纯属做无用功!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阿弥陀佛的梵语,本来就不是释迦佛说的,你还考证梵语的演变,这样做,有什么意义呢?

二、我再给出几个梵语单词,看看a该怎么念。abhidharma(阿毗达摩);ananda(阿难),释迦牟尼座下著名弟子,注意这里也是省略了da没有音译,anagamin(阿那含),无一例外,都念。

当代著名的瑞典语言学家Klas Bernhard Johannes Karlgren,中文名叫高本汉,有本代表作叫《中国音韵学研究》,该书在语言学界有非常重要的学术地位,标志着中国现代音韵学史的开端。

在这本书中,高本汉对“果摄歌韵”字的韵母拟音是a,而在中国的古籍《广韵》中,“阿”字是“乌何切,平声,歌韵,影母。”歌韵属果摄。

对于中古的歌韵,王力的拟音,主元音也是a。由此可见,“阿”字在中古时期是读a的。

所以抛开梵语读音不考虑,仅这个“阿”的汉字,在译经的中古时期,就是读a的,这是学术界早有定论的事!至于后来读e或o,只是读音的演变而已。

如果你研究汉语言学,连高本汉和王力都不知道,那说明你是文化素质很低的民科。

宋代的朱熹对孔学研究甚深,造诣甚高,可如果他穿越回到孔子身边,怕是也很难听懂孔老夫子在说啥,语音在上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有所变化,是再正常,再正常不过的事了。

三、语言是人类约定俗成的交流工具,因此,在汉语考试,影视剧中,社交媒体等领域,要按照官方规定的读音来表达,不然会引起别人的误解,这也是公民文化素质的体现。按照目前大陆的词典,应该念e,e弥陀佛。以后如果官方改,那再按照改后的读音来读。

但对于净业行人念佛而言,aoe,读哪个都对,读哪个都可以。某些人高举传承的大旗,否定的读音。可中古时期的祖师念,以后的祖师念或,你说念哪个算传承?不要再钻牛角尖了。

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依然执着于哪个音对,哪个音错,那只能说明,要么你太愚痴了,要么你“我执我慢”太重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