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子》阅读笔记(一)

(2025-10-30 12:50:24)
分类: 子集类读记

《惠子》(微信读书)

(作者:惠施 出版时间:2025-03-15 品牌方:北京汇聚文源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并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一)

 

1.   本书与作者

《惠子》阅读笔记(一)
《惠子》一书,只一卷。周惠施(约前370310)撰。惠施,战国时宋人,仕魏,相梁惠王。惠又作慧,惠施亦称惠公、惠子。据郑樵《氏族略》记载:“惠氏,姬姓,周惠王支孙,以谥为氏也。”施相惠王,《战国策·魏策》于惠、襄、哀三王中皆记其事,可知哀王时施尚在人世。惠施的主要思想,是“合同异”。他认为“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具体事物之间的同异是“小同异”,而天下之物谓其相同则皆有相同之处,谓其相异则皆有相异之处,这是“大同异”,从而否定了“同”“异”概念的确定性。他提出的“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因而,《汉书·艺文志》将其列入名家,云《惠子》一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并未著录该书,可知原书佚失很久。清人马国翰从群书中广征博引,辑得十七节,以玉函山房辑佚书本刊行。国翰所辑,错误很多。如在序中云惠子为魏人,而高诱《吕氏春秋·淫辞篇》明云宋人,国翰误。他以《庄子·天下篇》“惠施历物之意”一句,即题《历物篇》,尤为无据。此外,《惠子》的版本还有“明归有光辑评《诸子汇函》本;惠施诡辩新解一卷,民国时胡怀深撰,《朴学斋丛书》本等。

本书深入探讨了战国时期思想家惠子的生平和哲学思想,尤其是他提出的“合同异”理论。惠子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探讨了事物之间的异同,提出了“大同而小同异”和“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等核心概念。

——根据简介整理2025/8/13

 

惠施(约公元前390317年),战国时期宋国人(一说魏国人),是名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公孙龙并称名辩之雄。他是庄子为数不多的挚友,也是思想上的重要论敌,两人常以濠梁之辩等典故闻名后世。

惠施曾担任魏国相国,主张合纵抗秦,推动魏、齐、楚等国联合对抗秦国。他提出去尊(削弱诸侯特权)等政治主张,但最终因张仪连横策略的排挤而失势。

作为名家代表人物,惠施擅长逻辑思辨,提出历物十事(十个哲学命题),如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天与地卑,山与泽平等,探讨相对性、无限性等概念,挑战常识认知。其思想散见于《庄子》《荀子》等文献。

庄子与惠施既是挚友又是论敌。《庄子》中多次记载他们的辩论,如著名的濠梁之辩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和大瓠无用之辩,展现了两人在认知论与价值观上的深刻分歧。庄子虽常反驳惠施,但在其去世后感叹吾无与言之矣

惠施的学说虽未完整传世,但其对逻辑学、语言哲学的探索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独树一帜。

本书只有古文,无今译,以下阅读笔记中的今译均为借助Deep Seek之功。

——根据Deep Seek整理2025/8/1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