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析子》阅读笔记(一)

分类: 子集类读记 |
《邓析子今解》(微信读书)
(陈高傭著商务印书馆出版)
阅读笔记(一)
1.

本书为《公孙龙子·邓析子·尹文子今解》中的第二本:《邓析子今解》。为便于查询和保存,本笔记将三本书分别独立做了笔记。
陝西師範大學歷史系教授陳高傭先生(1902—1976)身后留下手稿一百餘萬字,其主要内容是對於先秦諸子的解讀評説。其中有《公孫龍子今解》(約5萬字)、《尹文子今解》(約4萬字)、《鄧析子今解》(約3萬字)。该校历史系组织本系力量及校外专家对陈先生的遗著进行全面整理、编撰出版,《公孫龍子·鄧析子·尹文子今解》为其中之一本,包含了《公孙龙子今解》、《邓析子今解》、《尹文子今解》三本书。
《邓析子今解》主体是对现存《邓析子》两篇《无厚篇》和《转辞篇》的校勘、解读、翻译和评析,后附有“原序”和“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本书初稿完成于1966.3.16—3.26。
《鄧析子今解》後附録有西漢劉歆整理《鄧析子》後呈上的《序》(標題《原序》),另外还有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的《鄧析子提要》。《原序》中劉歆總結《鄧析子》内容:“其論無厚者,言之異同,與公孫龍同類。”《漢書·藝文志》亦將《鄧析子》歸入“名家”。清《提要》因鄧析曾“作竹刑,鄭國用之”(見《列子·力命篇》),又因其内容“大旨則主於勢統於尊,事核於實,於法家爲近”,將《鄧析子》歸入“子部法家類”。實則今存《鄧析子》文與春秋時鄭國“竹刑”無關,其主旨側重於言談辯説致勝之術,在循名責實的過程中提倡注意轉换視角、拓寬思路,故應將《鄧析子》歸入名家。實際上,《鄧析子》爲戰國“名辯”之嚆矢,中國古代邏輯思想之正宗。
——根据简介、整理例言整理2025/6/6录
鄧析者,鄭人也。好刑名,操兩可之説,設無窮之辭,當子産之世,數難子産之法。記或云:子産起而戮之。
(鄧析,鄭國人。喜好形名之學,對於事物的正反兩面都能説出一番道理,和人辯論可以應付無窮。當子産執政的時代,多次非難子産的法令,有的記録説,子産因此把他殺死。)
——附录P849
子産卒後二十年,而鄧析死。世傳或稱子産誅鄧析,非也。
——附录P851
2.
殺青:我國古代書籍是用漆寫在竹簡上,新的竹簡有青色。在書寫以前,人先用火烤竹簡,使其中水分蒸發就容易寫,也不會生蠹,這就叫作殺青。
——附录P849
3.
刑名:刑同形。刑名即形名。形名之学即讨论形与名的学说。
——附录P850
4.
竹刑—古代刑書,寫在竹簡上的法律書。
——附录P8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