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孙龙子》阅读笔记(三)

(2025-09-07 16:11:58)
分类: 子集类读记

《公孙龙子今解》(微信读书)

(陈高傭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阅读笔记(三)

 

后记:(2

二、 指物論(P53

《指物論》是公孫龍分離主義的理論依據。《指物論》和《名實論》是《公孫龍子》書中兩篇原則性的論著。如果説《名實論》中所講的是公孫龍的認識論,則可説《指物論》中所講的是公孫龍的世界觀。因爲用“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實的認識方法,於是得出“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對世界事物的看法;也正因爲有“物莫非指,而指非指”的對世界事物的看法,於是他對於事物的認識方法,不能不採取“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實的方法。《指物論》與《名實論》是有密切關係的,讀《公孫龍子》首先要對《名實論》和《指物論》有徹底了解,然後對於他所假物取譬的各篇文字纔能迎刃而解。

《指物論》是論指與物的,就是論自離自藏的屬性本質和顯現於物體的屬性現象的,也就是論本質與現象的。本質和現象是屬於世界觀的兩個重要範疇,所以《指物論》代表了公孫龍的世界觀。(P54

《指物论》是論指與物的,即論屬性與物體的,指與物是兩個彼此分離、各自獨立的對象。

“物非所指,而指非指。”(P55

指即物所以成其爲物的東西,即今語所謂屬性。名爲物指,即“指非指”的上一“指”字。属性自有它的本質,它是獨立存在的。屬性的本質,可名爲真指,即“指非指”的下一“指”字。真指不是人們的感覺所能感覺到的,而是人們用思想認識到的,因此就含有恉與旨的意思。還有第三種意義,即不分真指與物指籠統而言的指,即籠統的屬性,如“物莫非指”的“指”,即此義。

非指二字,即對於指的否定,即不是指的意思。“指非指”的“非指”即此義。另一種意義,“非指”二字合成一個消極名詞。

天地萬物都是由屬性而構成,由屬性而顯現,由屬性的同異而區分爲各種各類。没有一個東西不是這樣的。但是屬性的現象并不是屬性的本質。即所有的物没有不是物指,而物指不是真指。

這是《指物論》唯一的主要論題,全篇所説,不外反覆論證此義。

共分四节论述。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二十日下午

 

三、白馬論(P77

《白馬論》是以“白馬非馬”的命題爲例,説明事物與屬性的分離,一般和個别的分離,是“唯乎其彼此”正名以正實的方法的具體應用。

公孫龍的《白馬論》可能在前人已有的基礎上更有詳細圓滿的論證。《堅白論》所討論的問題就比《白馬論》複雜,道理也比較艱深。(P77

曰:“白馬非馬,可乎?”曰:“可。”曰:“何哉?”曰:“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命色者非命形也,故曰白馬非馬也。”(P78

以上第一節首先提出白馬非馬的論題,并論證其正確性。(P81

以上第二節,以實際找馬爲例説明白馬非馬命題的正確。(P85

俞樾云:“復名,謂兼名也。《荀子·正名篇》:‘單足以喻則單,單不足以語則兼。’”(P90

继续讨论“白马非马”。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十二月七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