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孙龙子》(二)

(2025-09-02 20:05:04)
分类: 子集类读记

《公孙龙子今解》(微信读书)

(陈高傭著 商务印书馆出版)

阅读笔记(二)

 

后记:(1

20241014日开始阅读本书。

《公孙龙子今解》共含六篇。另外有附录一篇。

解題 《跡府》云:“公孫龍……疾名實之散亂,因資材之所長,爲守白之論,假物取譬,以守白辯,謂白馬非馬也。……欲推是辯以正名實而化天下。”今存《公孫龍子》六篇,《跡府》一篇已被人公認爲後人所纂輯,其餘五篇,其中《白馬論》、《堅白論》、《通變論》三篇,都是假物取譬,即都是用一件或一些具體事實説明正名實的道理。《指物論》可説是正名實的原則,即公孫龍的世界觀;《名實論》則是正名實的根本理論和根本方法,即公孫龍的認識論。

前人多將《名实论》列爲最後一篇,本书作者以爲此篇應列在各篇之前。《白馬論》、《堅白論》、《通變論》的假物取譬即都是根據《名實論》的理論和方法而來,就是《指物論》所説的道理,也是根據《名實論》的理論和方法而成。《名實論》可説是《公孫龍子》的總論。

——二〇二四年十月十五日下午

 

一、   名實論(P29

“天地與其所産焉,物也。”(P30

公孫龍所謂物和墨家及荀卿所謂物,雖然在本質上不盡相同,而他們把物的範圍看得極其廣泛,則大體相同。(P31

古人多以爲天地産生萬物,天地覆載萬物,似乎天地不屬於物的範圍之内。此言“天地與其所産焉,物也”,是把天地與萬物看爲同類的東西了,是把物這個概念的外延擴大到極點了。這是公孫龍思想中比較進步的一個認識。

“物以物其所物而不過焉,實也。”

某一種東西或某一個東西能够確切是某一種東西或某一個東西而不至有誤差,就是實。(P32

“實以實其所實而不曠焉,位也。”(P35

一個物體確實占有它所能占有的地方而不至成爲空曠之處,就是位。

“出其所位非位而位其所位焉,正也。”(P37

離開不正當的位置而處於正當的位置,就是正。

以上第一節,論物、實、位、正四個概念的意義。

第二節,論正實與正名的關係。(P41

“其名正,則唯乎其彼此焉。”(P42

名即概念。“其名正,則唯乎其彼此焉。”是説,概念正確,就可以把事物的彼此分明限定,這是這,那是那,界限確定,不至混淆。这里强调了概念的准确、确切,与现代逻辑学意义相同。

“唯乎其彼此”,是公孫龍正名的根本方法。

正名實就是要明確限定彼此,把事物的彼此截然分明。(P44

“故彼彼當乎彼,則唯乎彼,其謂行彼。此此當乎此,則唯乎此,其謂行此。其以當而當也;以當而當,正也。”(P45

(所以説那是那,能符合實際的那,就明確限定了那,這樣的説法對於那是行的。説這是這,能符合實際的這,就明確限定了這,這樣的説法對於這也是行的。明確限定的説法,説的人自以爲對的,實際上也是對的,説的話和實際符合,就是正確的話)

“故彼彼止於彼,此此止於此,可。”(P46

(所以説那是那,僅限於那;説這是這,僅限於這,這是可以的)

“彼此而彼且此,此彼而此且彼,不可。”(P47

(明明那個事物和這個事物是截然不同的,而説是那又是這;明明這個事物和那個事物是毫無關係的,而説是這又是那,這是不可以的)

正名的根本方法——唯。(P48

“夫名實,謂也。知此之非此也,知此之不在此也,則不謂也。知彼之非彼也,知彼之不在彼也,則不謂也。”(P48

(謂就是判斷、命題、言辭或語句。所以謂的名是判斷的賓詞,所謂的實是一個判斷的主詞,一個正確的判斷是主詞和賓詞的正確聯繫,是反映事物的實在情形的。如果知道事實上不是那麽一回事,或事實上没有那麽一回事,就不能那麽説)

“至矣哉,古之明王!審其名實,慎其所謂。至矣哉,古之明王!”(P51

(好極了,古代的聖王!他們都能審察名實的關係,謹慎所説的言語。好極了,古代的聖王)

——二〇二四年十月十六、二十三日,十一月二日下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