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尸子》阅读笔记(一)

分类: 子集类读记 |
《尸子》(微信读书)
([战国]尸佼著 张景 张松辉译注 中华书局二〇二一年四月一日出版 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一)
1.

《尸子》的作者是尸佼。关于尸佼的生平,留下的资料十分有限,他的生卒年月已无法
确考。因为尸子是商鞅同时代的人,我们就以商鞅的生卒年月(约前390—前338)为参考,再
考虑到商鞅死后,尸子入蜀,并著书立说,因此可以把尸子的生卒年月大约圈定在前390—前328年左右。
关于尸子的籍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根据《史记》资料,尸子应该是楚国人。直到汉代,其思想还具有较大的影响,司马迁说“世多有其书”。
刘向《别录》曰:“楚有尸子,疑谓其在蜀。今案《尸子》书,晋人也,名佼,秦相卫鞅客也。卫鞅商君谋事画计,立法理民,未尝不与佼规之也。商君被刑,佼恐并诛,乃亡逃入蜀。自为造此二十篇书,凡六万余言。卒,因葬蜀。”
孙星衍《〈尸子〉集本序》说:“至南宋,而全书散佚。”
综合各种《尸子》辑本,以汪继培的辑本为优。汪继培在该书辑本的《序》中说:“(本辑本)以《群书治要》所载为上卷,诸书称引与之同者分注于下;其不载《治要》而散见诸书者为下卷;引用违错及各本误收者别为存疑,附于后。
汪继培(1751-1819嘉庆十年进士)的生活时代较晚,他以唐代魏徵的《群书治要》中的《尸子》十三篇为主体,综合其前诸位学者辑本的长处,拾遗纠谬,得《尸子》上下两卷,上卷列有十三篇,下卷则为散见于各种古籍中的佚文。另有存疑的二十三条《尸子》佚文,则列于辑本最后。
本次译注的原文就是以汪继培的辑本为蓝本(见上海古籍出版社《续修四库全书》第1121册),对其中的一些误字加以纠正。
本书为《黄帝四经》《关尹子》《尸子》三书合订本之一。本读书笔记拆分单记之。
——根据前言整理2024/7/8录
2.
八极:八方极远的地方。代指整个天下。
——P731注2024/8/11录
3.
召(shào)伯:姓姬,名奭(shì),初封于召地,故称召公。周武王灭商后,改封于燕国,史称燕召公。《史记·燕召公世家》:“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P681注2024/7/8录
猗(y)顿:人名。春秋鲁国人,著名的商人。在发家致富方面,与陶朱公范蠡齐名。据说,猗顿对玉石具有很高的鉴赏能力。
——P701注2024/7/31录
皇子:先秦思想家,生平不详。《列子》中有皇子、《庄子》中有皇子告敖,与《尸子》中的皇子可能同为一人。
料子:先秦思想家,生平不详。
——P710注2024/8/7录
楚狂接舆:人名。楚国的隐士。相传姓陆名通,字接舆,因为佯狂,号为“楚狂人”。
老莱子:人名。相传为春秋末期楚国隐士,道家人物,以孝行闻名。
——P733、738注2024/9/21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