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四经》阅读笔记(十四)
(2025-02-25 11:37:34)分类: 子集类读记 |
《黄帝四经》(微信读书)
(张景张松辉译注中华书局四月一日出版中华书局有限公司授权微信读书进行制作与发行)
阅读笔记(十四)
后记:(11)
“世恒不可择法而用我,用我不可,是以生祸。”(P244)
(治理国家是不可以舍弃法度而依照君主个人意志行事的,依照君主个人意志行事是行不通的,这样就会导致灾难的发生)
“因地以为赍(资),因民以为师,弗因无(shén牜+哀口改由)也。”(P248)
(顺应着大地的特性去生产财富,顺应着民心并把民众视为自己的老师,不懂得顺应是不明智的)
“强则令,弱则听,敌则循绳而争。”(P250)
(强大的国家可以命令弱小的国家,弱小的国家就要听命于强大的国家,势力均等的国家之间才会按照规矩展开竞争)
“行曾而索爱,父弗得子;行母而索敬,君弗得臣。”(P251)
(行为可憎而想得到别人的爱戴,即使做父亲的也不可能在儿子那里得到这种爱戴;行为可耻而想得到别人的尊敬,即使做君主的也不可能在臣子那里得到这种尊敬)
“天下有参死:忿不量力,死;耆欲无穷,死;寡不辟众,死。”(P253)
(天下有三种死于非命的原因:因泄愤而争斗却又不自量力的,会死于非命;欲壑难填的,会死于非命;以寡敌众的,会死于非命)
“两虎相争,奴犬制其余。”(P259)
(二虎相互争斗,劣犬也能够在它们疲惫不堪的时候制服它们)
“善为国者,大上无刑,其[次](正法),[其]下斗果讼果,大下不斗不讼有不果。(夫)大上争于(化),其次争于明,其下救患祸。”(P259)
(善于治理国家的君主,最理想的状态是不需要使用刑罚,其次才是正确地使用刑罚,再其次的就是能够果断地去参与斗争、判决案件,最糟的就是不敢斗争、不敢判案、办事也不果断。最好的治国办法就是尽力地教化百姓,其次就是能够明智地判决案件,最糟的就是惶惶不可终日地四处去救灾救难)
“寒时而独暑,暑时而独寒,其生危,以其逆也。”(P260)
(该冷的时候却依然炎热,该热的时候却依然寒冷,这种现象将危害一切生灵,因为它违反了自然规律)
“敬朕怠,敢朕疑。”(P261)
(严肃认真胜过松懈怠慢,坚决果敢胜过优柔寡断)
“积者,积而居,胥时而用。(觀去隹见补其位,观)主树以知与治,合积化以知时,(以明奇)正贵(贱)存亡。”(P261)
(所谓的积累财富,就是指平时无事的时候注意积累财物,以等待需要的时候使用它们。观察从前圣主的建树以懂得如何参与政治,参考前人积累财富的经验以明白如何把握经营时机,如此才能够真正懂得反常与正常、高贵与低贱、生存与死亡的道理)
——二〇二四年十一月六日、十五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