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列子》阅读笔记(二十五)

(2024-06-03 20:18:46)
分类: 子集类读记

《列子译注》kindle

(白冶钢译注上海三联书店20189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

阅读笔记(二十五)

 

 

后记:(续十三)

杨朱曰:“行善不以为名,而名从之;名不与利期(期待,贪图),而利归之;利不与争期,而争及之;故君子必慎为善。”(Kindle位置5074)

刘向《说苑·敬慎》:“魏公子牟曰:‘微君言之,牟几忘语君,君知夫官不与势期(期待,贪图),而势自至乎?势不与富期,而富自至乎?富不与贵期,而贵自至乎?贵不与骄期,而骄自至乎?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乎?罪不与死期,而死自至乎?”(Kindle位置5077)

以上两段话值得琢磨。

“齐田氏祖(设饯行宴)于庭,食客千人。中坐有献鱼雁者,田氏视之,乃叹曰:“天之于民厚矣!殖五谷,生鱼鸟以为之用。”众客和之如响。鲍氏之子年十二,预于次(也在座位之中),进曰:“不如君言。天地万物与我并生类也。类无贵贱,徒以小大智力而相制,迭相食,非相为而生之。人取可食者而食之,岂天本为人生之?且蚊蚋肤,虎狼食肉,非天本为蚊蚋生人、虎狼生肉者哉?”(Kindle位置5121)本节道出了中国古代即有人对天地间各类生物抱有平等的观念,而且论说十分在理,这是相当难能可贵的。而且这一观点在《孔丛子》《连丛》卷下、《太平御览》《童子撰》、《新论·祛蔽》等书中均有记述和表达。

从小即耳熟能详关于偷斧头的故事,原来出自这里。(Kindle位置5179)而且《吕氏春秋》《太平御览》等书均有载录。

“盗金不见人”的故事也在这里。(Kindle位置5214)

今日完成对本书的阅读及笔记。

——二二三年三月二十二、二十九日,四月二、三日下午

 

今日开始阅读本笔记。

今本《二十二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无鬻子、公孙龙子、鬼谷子、子华子等诸子。而有老、庄、管、列、墨、荀、尸、孙、韩、晏,孔子集语、吕氏春秋、贾谊新书、春秋繁露、扬子法言、文子缵义、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竹书纪年统笺、商君书、淮南子、文中子中说、山海经。

——二二三年四月五日中午

 

今日完成对本笔记的阅读。

——二二三年五月六日中午

 

今日打印本笔记。

——二二三年五月十二日中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