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阅读笔记(九)
(2024-01-08 11:28:28)分类: 子集类读记 |
《列子译注》kindle
(白冶钢译注上海三联书店
阅读笔记(九)
1.
梁:即大梁,魏国国都,在今河南开封市。
——(Kindle位置1408)
翟(dí):春秋时期北方的诸侯国名,战国时称中山国,后为晋国所灭。
——(Kindle位置4736)
2.
人自生至终,大化有四:婴孩也,少壮也,老耄也,死亡也。其在婴孩,气专志一,和之至也,物不伤焉,德莫加焉。其在少壮,则血气飘溢,欲虑充起,物所攻焉,德故衰焉。其在老耄,则欲虑柔焉,体将休焉,物莫先焉。虽未及婴孩之全,方于少壮,间矣。其在死亡也,则之于息焉,反其极矣。(人从出生到死亡,要经过四个大的变化阶段:即幼年、壮年、老年、死亡。在幼年阶段,人的精神凝聚,意志专注,身心状态最为和谐,不为各种欲望所累,这个阶段人的德性至高无上。到了壮年阶段,人的血气饱满,飘浮不定,充斥全身的各种欲望与思虑时时泛起,所以就必然会为欲望所累,德性也就渐渐开始下滑了。而到了老年阶段,人的欲望与思虑逐渐减退,身体衰弱,需要休养,已经没有争强好胜之心,也就不再受各种欲望的驱动了。此时人的德性虽然不如幼年时那样完美无缺,但与血气方刚的壮年阶段相比,性情却是趋于心平气和了。而到了死亡的时候,生命的过程已经完全终止,人就又回归到无的状态了。)
——(Kindle位置342)
3.
五府:周代指太府、玉府、内府、外府、膳府。
——(Kindle位置1724)
4.
《承云》:黄帝之乐。《六莹》:帝喾之乐。《九韶》:帝舜之乐。《晨露》:汤王之乐。
——(Kindle位置1733)
5.
《尔雅·释地》:“东至于泰远,西至于邠国,南至于濮铅,北至于祝栗,谓之四极。孤竹、北户、西王母、日下,谓之四荒。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2682
——(Kindle位置2682)
6.
太岁:即太岁星,又称岁阴或太阴,木星的别名。古人认为太岁星每十二年(实为 11. 86年)在天上运转一周。故将黄道分为十二等分,又配以十岁阳,组成六十干支,用以纪年。
——(Kindle位置2875)
7.
子列子曰:“天地无全功,圣人无全能,万物无全用。故天职生覆,地职形载,圣职教化,物职所宜。然则天有所短,地有所长,圣有所否,物有所通。”(先生列子说:“天地也没有十全的功能,圣人也不是任何事都能做,万物也不可能具备完美无缺的功用。所以天的职责只是产生和覆盖万物,地的职责只是使万物成形并承载它们,圣人的职责只是教导感化民众,器物的职责只是要适合人们使用的需要。如此说来,天也有短处,地也有长处,圣人也有他的局限,万物也有相通的功用。)
——(Kindle位置149) 2022/10/5录
8.
“皆无为之职也。能阴能阳,能柔能刚,能短能长,能员能方,能生能死,能暑能凉,能浮能沈,能宫能商,能出能没,能玄能黄,能甘能苦,能羶能香。无知也,无能也,而无不知也,而无不能也。”(都是那无为的“道”,才使万事万物具备了阴与阳、柔与刚、短与长、圆与方、生与死、热与冷、浮与沉、宫与商、出与没、黑与黄、甘与苦、羶与香等等的各种特性。道虽然没有知觉,也没有能力,却又无所不知,无所不能。)
——(Kindle位置157)
9.
“至言去言,至为无为。”(最好的语言是没有语言,最高的作为是没有作为。)
——(Kindle位置1141)
10.
齐智之所知,则浅矣。(竭尽心智去竞争高低,那是见识鄙陋之人的行为。)
——(Kindle位置1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