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阅读笔记(十六)
(2023-10-06 20:51:09)分类: 子集类读记 |
《晏子春秋》译注
(卢守助撰 上海古籍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12月第1次印刷)
阅读笔记(十六)
后记:(8)
《内篇杂下第六》第十一章至第十五章(P208-214)均为晏子处理与其他大臣关系的故事或其对有关问题的主张。
第十三章《田无宇请求四方之学士晏子谓君子难得》中有晏子言:“无客而饮,谓之从酒(纵酒)。”(P211)
第十六章至第二十章(P215-220)均为景公因晏子俭朴生活而要增加晏子的俸禄与食邑,晏子均坚辞不受的故事。反映了晏子不贪图富贵而一心为国的风范。
第十八章中有晏子语:“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P218)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十八日中午,二十日晚
《内篇杂下第六》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三章(P220-223)均为景公屡次主动要为晏子改善居住条件的故事,但晏子均以不同方式予以婉拒。可以看出,景公对待晏子确实不错,从各方面关心晏子,用心良苦,也不容易。但晏子信念坚定,决不妥协,体现了一种独特的人格力量,更不容易。
第二十一章有“踊贵屦贱”的成语,应为此成语的原始出处,单录。
第二十二章中有晏子言曰:“君子不犯非礼,小人不犯不祥。”君子不做违礼之事,小人不做不吉利之事。(P222)
第二十三章晏子有言:“臣闻之,隐而显,近而结,维至贤耳。”退隐而能够使名声显扬,受到君主的亲近而自己能有所敛抑,只有最贤圣的人才能做到。
第二十四章《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P223)。景公说晏子妻子既老且丑,欲以爱女许嫁晏子,“以满夫子之宫。”晏子辞以“人固以壮托乎老(从壮年托身到老年),姣托乎恶(从美貌托身到变丑)”,说自己已接受了其妻的托付,不能悖托。
第二十五章《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P224)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一日中午
《内篇杂下第六》第二十六章《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参士之食》(P226)其中有晏子所论“士之三乞(求)”:“免粟(脱皮粟米)之食饱,士之一乞也;炙三弋(烤食三只飞禽),士之二乞也;五卯(卵,蛋),士之三乞也。”
第二十七章《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P227)。其中晏子有言“常为而不置,常行而不休”,意为不断去做不放弃,不断前行不停止。
第二十八章讲述晏子告老致仕要求退还食邑,景公不准,且要增加他的食邑,晏子坚辞,景公不罢休,最终晏子接受了一乘车而了事。
第二十九章至三十章讲晏子临终遗言与遗书,觉得意义不大。(P229)
本篇中多为景公与晏子之间相互处理利益关系的故事,其中景公作为君主,对晏子关怀有加,在增加俸禄、改善居住条件、赏赐车马、甚至将爱女许嫁,晏子均坚辞不受。这里既有景公的仁慈宽厚,对贤臣关怀备至的君主德行的体现,更为难得的是晏子的守身如玉,廉洁自律的崇高风范的表达,这些故事很有特色,值得研究。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二日中午
《外篇第七》。计27章,所纪内容大多与内篇诸篇大同小异,辞有详略,故前人整理刊行时置为“外篇”。
第一章《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P231)。本章中晏子论礼,通俗易懂,言简意赅,讲得甚好!单录。
第二章《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P233)。本章有晏子论生死,很精彩,单录。晏子还讲到“至老尚哀死者,怯(怯懦)也;左右助哀者,谀也。”还讲:“赋敛如夺(掠夺),诛僇(诛杀百姓)如寇雔。”
第三章《景公梦见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P235)。
第四章《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P236)
第五章《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P237)。晏子论述了君臣之间“和”与“同”的区别所在。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三、二十五日上午
第六章至第七章(P239-240)两章均为论述有关彗星出现及景公生病归罪祝史官吏内容,晏子的主张均正确无误,但在今天已无现实意义。
第八章《景公见道殣自惭无德谏》(P244)。本章中晏子劝谏景公的话都对,但结尾一句“一殣何足恤哉!”体现了其局限性。虽然晏子的大道理不错,但有了这些大道理就认为一个饿死的人不足体恤,则是不对的。当然也要看到这是历史的局限性。
第九章(P245)与第十章(P246)均为晏子劝谏景公的对话。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七日晚,二十八日下午
《外篇第七》第十一章《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P248)。本章所述是一个比较有特点的故事。景公的路寝下埋葬着一个名叫盆成适的人的父亲,其母去世后要合葬,经晏子劝谏,景公同意了盆成适的要求,这是很不容易的事情,这里既体现了晏子的功德,同时也反映了景公的仁德。文中还有两句话很有特色:“越王好勇,其民轻死;楚灵王好细腰,其朝多饿死人。”越王勾践好勇,他的百姓就不怕死;楚灵王喜欢细腰的人,他的朝中常有人饿死。“五子不满隅,一子可满朝。”儿子不好,五个也不能使家里的一个角落生辉;好的儿子,一个就可以誉满朝堂。
第十二章与第十三章(P252)均为晏子巧谏景公止劳役与滥杀戮的故事。后一个故事,景公将捕获的鸟交给养鸟人看管结果鸟逃走了,景公要杀看鸟人,晏子请求数落看鸟人罪行后再杀,景公同意。晏子将看鸟人召来,当着景公的面数说其有三项罪:看鸟把鸟跑了,罪一;让景公因鸟之故杀人,罪二;使诸侯认为景公重鸟而轻士,罪三。数说毕要求杀之,景公说:“勿杀,寡人闻命矣。”本篇与《内篇谏上》第二十五章养马人死马情节相同。
——二〇二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