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三书阁一一乔志明
三书阁一一乔志明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172
  • 关注人气:9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晏子春秋》阅读笔记(十五)

(2023-09-25 11:09:01)
分类: 子集类读记

《晏子春秋》译注

(卢守助撰 上海古籍古籍出版社20066月第112月第1次印刷)

阅读笔记(十五)

 

 

后记:(7

《内篇杂上第五》共三十章。

第一章《庄公不说晏子晏子坐地讼公而归》。P156“坐地”是指打官司的人要坐在地上;“讼公”是指要与国君打官司。讲了齐庄公不喜欢晏子,晏子辞职而去,庄公后被崔杼所杀的故事。

第二章《庄公不用晏子晏子致邑而退后有崔氏之祸》P157讲庄公被崔杼杀死后晏子前往吊唁的过程。其中谈到“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指大臣殉死),为社稷亡(逃亡),则亡之。”

第三章《崔庆劫齐将军大夫盟晏子不与》P159讲了崔杼和庆封两人合谋杀死庄公后,立景公为君,而后胁迫朝臣、名流到祖庙盟誓,效忠崔杼与庆封,不服从者即死,已连杀七人。晏子不为所动,崔杼要杀他,有人劝说不可,杀君是以无道之名,如杀有道之臣则于理不通,遂放过了晏子。这个故事很生动、精彩。

——二二一年十二月六日晚

 

《内篇杂上第五》第四章《晏子再治阿而见信景公任以国政》P162。讲齐景公任晏子为东阿宰三年,毁闻于国,景公召而免之。晏子要求再干三年必誉闻于国。景公许之。三年后果然。景公赏晏子,晏子不受,问其故,回答说,前三年着力防盗贼、倡导节俭孝悌、决讼不避贵强;君左右要求办事合规则办,不合则罢,对待贵强体不过礼。这样淫民、惰民、贵强“三邪”毁于外,左右、贵强“二谗”毁于内,所以毁闻于国。后三年,我反其道而行之,以前毁我者均誉我,故誉闻于国。前三年君主应赏赐我而罚,后三年应处罚我反而赏,因此我不能接受。景公于是将国政托付于他。

第五章《景公恶故人晏子退国乱复召晏子》P163

第六至十一章均为景公与晏子在治理国家中的对话故事。

第十二章《景公夜从晏子饮晏子称不敢与》P170。这个故事有点意思。景公夜间先后移席至晏子家和司马穰苴家要求饮乐,均遭拒。且改去梁丘据家,梁极力逢迎,使景公大悦。此章的亮点在景公的一段话:“微(没有)此二子(晏子与穰苴)者,何以治吾国;微此一臣者(梁丘据),何以乐吾身。”这就是景公所以能够保国不失的原因所在。

第十三章《景公使进食与裘晏子对以社稷臣》P172。本章论述了“社稷之臣”的涵义,单录。

第十四章至第十六章P173-175三个故事都是讲景公与晏子之间涉及饮宴折冲的故事。第十六章中有仲尼所言:“夫不出于尊俎之间,而知千里之外,其晏子之谓也。可谓折冲矣!”不离开酒席,却能折退敌人于千里之外,说的就是晏子吧,晏子可称为是有智慧的人。

——二二一年十二月七、八日上午

 

《内篇杂上第五》第十七章至十九章P177-180均为景公与晏子的故事。

第二十章P181中,讲鲁昭公失国后说自己执国时“辅拂(弼)无一人,谄谀我者甚众,譬之犹秋蓬也,孤其根而美枝叶,秋风一至,根且拔矣。”秋蓬随风飘荡,无根。本章中晏子言曰:“夫愚者多悔,不肖者自贤,溺者不问坠(水深浅),迷者不问路。溺而后问坠,迷而后问路,……虽速亦无及已(来不及了)。”

第二十一章至第二十五章P182-188均为晏子在礼仪、待人等方面的故事。

第二十三章中晏子对曾子有言:“君子赠人以轩,不若以言。”P184

第二十四章中晏子为越石父(人名)赎身,越石父对晏子的话很精采,单录。P186

——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一日中午,十二日下午

 

《内篇杂上第五》第二十六章P189《泯子午见晏子晏子恨不尽其意第二十六》,讲晏子见到了燕国的游士泯子午,泯子午虽然有补国益晏之才,但由因害怕表达不出来。晏子和颜悦色,以礼相待,才使他把话全部说了出来。由此,晏子悟到,齐国有多少“怀善”之人死去,而我求得见不到的人才太多了,“然吾失此,何之有也?”体现了晏子对为国聚才的迫切愿望。

第二十七章《晏子乞北郭骚米以养母骚杀身以明晏子之贤》P190讲晏子接济北郭骚,晏子受到君主猜忌而亡时,北郭骚杀身以为晏子剖白“吾将以身死白之”。

第二十八章《景公欲见高纠晏子辞以禄仕之臣》P192。晏子有言:“为地战者,不能成其王;为禄仕者,不能正其君。”将高纠视为“禄仕之臣”。

第二十九至三十章为晏子辞退高纠及为父亲守孝的故事。P193-194

——二二一年十二月十三日上午

 

《内篇杂下第六》共三十章。

第一章至第六章P195-201为晏子与齐灵公和景公的故事,其中涉及占梦等相关内容,意义不大。

第三章中有表述“故曰,君子之为善易矣”的说法,说君子做好事太容易了,背景是人们从好的方面去理解君子的所为。P197

第七章《景公病疡晏子抚而对之乃知群臣之野》P203。其中有景公说的一句话:“吾不见君子,不知野人之拙(粗鄙)也。”

第九章《晏子使楚楚为小门晏子称使狗国者入狗门》P205晏子使楚,楚人以其个子矮,专门辟一小门让晏子进入,晏子说“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虑使楚,不当从此门入。”逼的楚人改由大门而入。见楚王,楚王说齐国“无人耶?”,晏子讲齐国人才济济,怎么会没人呢?楚王说“然则子何为使乎?”既然有人为什么会派你来出使呢?晏子回答:“齐命使,各有所主(出使对象),其贤者使使贤王,不肖者使使不肖王。婴最不肖,故直使楚矣。”

第十章《楚王欲辱晏子,指盗者为齐人晏子对以橘》P206。本章即为著名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叶徒(只是)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妙对使楚王自取其辱。

——二二一年十二月十四日下午,十七日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