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春秋》阅读笔记(十)
(2023-08-31 20:48:20)分类: 子集类读记 |
《晏子春秋》译注
(卢守助撰 上海古籍古籍出版社2006年6月第1版12月第1次印刷)
阅读笔记(十)
后记:(2)
第十九章《景公游寒途不恤死胔晏子谏第十九》。(P33)胔(zì),腐肉,此处指尚未腐尽的人的死尸。本章为晏子谏景公恤民爱民的故事。
第二十章《景公衣狐白裘不知天寒晏子谏第二十》。(P35)说的是雨雪三日不停,景公衣着白色的狐皮裘衣坐在朝堂之上,对晏子说,奇怪,大雪下了三天竟然不冷。晏子对他进行了劝谏,他随即安排了赈济无衣无食者。这个故事与南朝陈后主的“为何不食肉糜”有同趣。
第二十一章《景公异荧惑守虚而不去晏子谏第二十一》。(P36)荧惑即火星,虚是二十八宿的虚宿。火星停在虚宿的位置期年不去,示有灾异。晏子提出祛除灾异的办法是免除冤狱,散百官之财和振孤寡而敬老人。如此做了三个月,灾去。
第二十二章《景公伐宋梦二丈夫立而怒晏子谏第二十二》。(P38)景公伐宋途中做梦,梦见两个男子对其盛怒,占梦者说是泰山山神,路过应祭祀。晏子说是成汤与伊尹,因景公攻宋而怒。景公不信,晏子叙述了二人的容貌与声音,景公承认说得对。但仍坚持攻宋。结果前进了六十里就出现战鼓损坏,战将死亡的情况,最后退后了事。这一故事具有传奇色彩,对于成汤与伊尹的容貌声音,晏子可以说得出来,可能是晏子博学而知,否则就有了神算,有些玄乎!
第二十三章《景公从畋(tián)十八日不返国晏子谏第二十三》。(P40)景公外出打猎十八日没有返回,晏子去谏,景公说他有分管刑狱、宗庙祭祀、应接外交、负责农事和管理仓库的,再加上有你处理国家大事,有此“五子”在做事,就好比自己的心有四肢劳碌,心就可以尽情享受逸乐。晏子的回答堪称妙对:心有四肢而心可得安逸是可以的,但“得令四肢无心十有八日,不亦久乎?”于是景公立即收拾行装返朝。
第二十四章《景公欲诛骇鸟野人晏子谏第二十四》。(P41)其中有一句话叫作“从欲而轻诛”,即放纵私欲而随意杀人。
第二十五章《景公所爱马死欲诛圉人晏子谏第二十五》。(P42)景公所爱的马暴死,景公欲肢解养马人。晏子劝谏景公不要杀人采取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历数养马人三宗罪:把马养死,死罪一;把君王最喜爱的马养死,死罪二;因此事致君王杀人,为百姓怨恨,令外国耻笑,给国君和国家造成不利影响,死罪三。结果景公改变了主意,放过了养马人。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四日上午,二十五、二十七日中午,二十八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