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非子译注》阅读笔记(三十四)
(2022-08-11 20:33:29)分类: 子集类读记 |
《韩非子译注》
(张觉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4月第1版2009年11月第3次印刷)
阅读笔记(三十四)
读记(17):
第4节释第二条经文中“不以仪的(箭靶)为关(标准),则射者皆如羿也。”强调了“有度难而无度易也”,有了一定的标准来做事就很困难,而没有一定的标准来做事就很容易的道理。认为“故无度而应之,则辩士繁说;设度而持之,虽知者犹畏失也不敢妄言”,没有一定的标准去对照游说者的言论,那么能言善辩者就会吹得天花乱坠;如果设置了一定的标准来把握它,那么即使是聪明的人也还会怕有失误而不敢乱说。这是防止人主被“长欺”,说者被“长养”的关键。
第5节(P399)释第二条经文中的“燕王学道”,即有客人说可教燕王不死之道,燕王派人去学,结果还没来得及学,客人已经死了。燕王大怒,将派去学习的人杀了。这个故事可看出燕王的荒谬到何等地步。
第6节(P400)释“郑人争年”,即两个郑国人争论年龄大小,一个说与黄帝同年,另一个说与黄帝的哥哥同年,“讼此而不决,以后息者为胜耳”,相持不下,以后闭嘴的为胜。
第7节释“有纤察微难而非务”的“画”,言有客为周国的国君画荚的故事,虽然此功非不“微难”,但只是没有实用价值的东西。
——二〇二一年三月七日上午
第8节释“畏、震、瞻、车、状皆鬼魅也”,道家人物魏牟、长卢子、詹何、陈骈、庄周的学说不过是些图画上的鬼魅。讲了有客为齐王画画,齐王问什么难画?什么好画?回答说犬马难画,鬼魅好画,因前者人们常见,后者谁也没见过。(P401)
第9节释“言而拂难坚确,非功也,故务(务光)、卞(卞随)、鲍(鲍焦)、介(介子推)、墨(伯夷)、翟(田仲)皆坚瓠也”,讲宋人屈谷见了齐国隐士田仲,说田仲“不恃仰人而食,“无益人之国”,同一些高洁的隐士一样,就犹如坚硬如石,中无空隙的瓠,是无用之人。
第10、11节释“虞庆诎匠而屋坏”,(P402)讲了虞庆为屋,不以匠人的设计施工,并讲得头头是道,匠人无以反驳,只好按照他的意见施工,结果造出来的房子塌了。
第12节(P403)释“范且穷工而弓折”,范雎讲得一套制弓的道理头头是道,但按其方法制成的弓却折断了。
——二〇二一年三月9日下午
第13节总结范且、虞庆言论“皆文辩辞胜而反事之情,人主说而不禁,此所以败也。”范、虞的言论道理十足,使人折服,但却违背了事物的实际情况。君主对这样的言论喜爱而不加禁止,这就是政事败坏的原因。
第14节(P405)释第二条经文中“非归饷也不可”,指出小孩子游戏,可以把土当饭,泥当羹,木当大块的肉,但“至日晚必归饷者”,是那些游戏中的食物是不可以充饥的。由是提出“称上古之传颂,辩而不悫,道先王仁义而不能正国者,此亦可以戏而不可以为治也。”称道上古的传说与颂词,虽然动听却不实在,奉行古代帝王的仁义之道而不能整治国家,这也是因为那些东西只可以拿来玩弄而不可以用来治国的缘故啊。
——二〇二一年三月十日上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