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非子译注》阅读笔记(二十九)

(2022-07-07 15:07:49)
分类: 子集类读记

《韩非子译注》

(张觉等撰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4月第1200911月第3次印刷)

阅读笔记(二十九)

 

读记(12):

第九卷含一篇:《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意为“积聚传说内上编七种手段”。分序章加七章。

序章分序节外加八节。均为经文。

序章序节总括指出君主治理臣下要使用七种手段(即“七术”),所要考察的是六种隐微的情况(即“六微”)。“七术”专录,全部是权术,充满诡诈,令人厌恶。P313

序章第1-7节分别论述“七术”。

序章第1P314提到“观听不参,则诚不闻;听有门户,则臣壅塞。”君主观察臣下的行动、听取臣下的言论而不加以多方面的验证,那么真实的情况就不可能了解到。其中引用了“竖牛之饿叔孙”的典故:据说鲁国的卿叔孙豹的家臣竖牛(名牛),相传是叔孙豹的私生子,叔孙豹对其十分宠爱,结果竖牛将叔孙豹给饿死了。

序章第3节论奖赏。P316举了多个例子说明奖赏的作用,其中谈到“若兽鹿”,为尹文子的话,意为臣民得到奖赏后的表现与野兽中的鹿喜欢鲜美的草一样。还举了“宋崇门以毁死”,宋国国君奖赏了一个因守孝而饿坏身体的人致使许多人效仿以致于死亡。

4节论听取臣下的言论和督责臣下的行动。提出“一听(一一听取)则愚智分,责下则人臣不参(混杂)

5P317提出了一种古怪的论调:“数见久待而不任,奸则鹿散。“君主屡次召见一些人,让他们长时间地待在自己身边而又不委派他们做事,使其他人误以为这些人得到了秘密指令,奸邪之人就会害怕得像受了惊的鹿一样四散奔逃。

6节论“挟智而问,则不智者至;深智一物,众隐皆变。”P318拿自己已经知道的事去问臣下,那么自己不知道的事也就能了解到了;深入地了解一件事情,许多隐微的事情都可以分辨清楚了。其后对各条经文的解释则看出全是诡道。

7节论“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把话倒过来说,把事反过来做,以试探自己所怀疑的事,那么奸邪的情况就能获知。

第一章共分10节,是对第一条经文的解释。即“七术”第一“参观”。

1P319以“侏儒践梦”的典故谏国君为宠臣所蔽的道理。精彩!

2节更精彩!P320是论言路蔽塞原因与后果的: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谚曰:‘莫众而迷(没有众人合计就会迷惑)。’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孔子对曰:“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部分人明智),一人不知也(一部分人不明智);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议于下(直率议论,各抒己见,通过论辩获得正确结论故不迷惑)。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现在臣子们没有一个不是把说话的口径统一于季孙的),举鲁国尽化为一(整个鲁国的人都变成了一个人),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之人(好像问了季孙一个人),不免于乱也。”

3节晏子论鲁,义同于上节。“一曰(另一种说法),晏婴子聘鲁,哀公(应为昭公)问曰:‘语曰:莫三人而迷(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今寡人与一国虑之,鲁不免于乱,何也?’晏子曰:‘古之所谓莫三人而迷者,一人失之,二人得之,三人足以为众矣(三个人足够可以形成正确的多数了),故曰莫三人而迷。今鲁国之群臣以千百数,一言于季氏之私(异口同声都为季氏私利说话),人数非不众也,所言者一人也,安得三哉?”

第一章第5P321以张仪与惠施为魏王谋划联合秦、韩攻齐、楚之事,结果满朝均支持张仪意见,无人支持惠施,惠施对魏王说了一段十分重要的话:“凡谋者,疑也。疑也者,诚疑,以为可者半,以为不可者半。今一国尽以为可,是王亡半矣。劫主者固亡其半者也。”凡是要谋划的事,总是因为它还有疑惑不定的地方。这疑惑不定的地方,如果真是疑惑不定的话,那么认为可与不可的应该各占一半。现在大家都说可,说明大王已经失去一半的人了。劫持君主的人本来就是使君主失去那持反对意见的一半人的人啊。最后一句尤其重要。

6P322详细讲述了叔孙宠信竖牛,听信竖牛挑唆,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仲壬与孟丙,而自己最终被竖牛饿死的故事,谓之曰“不参之患”,对臣下的话没有加以多方验证的祸患。

8P325提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君主如何不被臣下所蒙蔽的方法,其中说“夫不使贱议贵,下必坐上,而必待势重之钧也而后相议,则是益树壅塞之臣也。”如果不使地位卑贱的人去议论地位高贵的人,不使隐瞒上司罪行的部下一定与他们犯罪的上司同样被判罪,而一定要等到臣下权势相等以后才敢互相议论,那么这便是更多地培植了蒙蔽自己的臣子。

10P326以“庞恭说虎”谏君主不要听信谗言。说的是魏国的臣子庞恭将要与太子一起到邯郸为质,行前对魏王说:“今天有一人说市中有虎,大王相信吗?”王曰:“不信。”曰:“如果有二人说,大王相信吗?”王曰:“不信。”曰:“如果有三人说,大王相信吗?”王说:“那我就信了。”庞恭说:“市中无虎是明显的,但有三个人说就成了有虎。今邯郸离魏国比离市场远多了,议论臣下的人多于三人,希望大王明察。”后庞恭从邯郸返回魏国,竟然再也见不到魏王了。

——二二一年一月二十日中午,二十一、二十二日上午,二十三日下午,二十五日上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