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抄报里有学问——读李鑫“出版”的《少年文学报》杂感(黄继森_新浪博客

(2021-06-12 16:10:25)
标签:

黄继森

手抄报

分类: 家庭教育

手抄报里有学问——读李鑫“出版”的《少年文学报》杂感(黄继森_新浪博客
                                                                                 (手抄报《少年文学报》,作者,李鑫)

    手抄报里有学问

——读李鑫“出版”的《少年文学报》杂感

黄继森


“偶然间翻到上世纪末的旧物,跨世纪的穿越重逢啊!”这是学生李鑫发在朋友圈的一句话,下面配了一张照片,画面的醒目位置是一张手抄报。报纸已经泛黄,颇有历史感——是他1999年上五年级那个暑假办的。

浏览也好,细品也罢,怎么看称得上是一份高质量的手抄报。

看看报头吧。《少年文学报》位置醒目,跟版面的比例协调,黄底黑字,注意了颜色的搭配,每个字的字号等大,书写一丝不苟(“报”字的竖画写作了撇,但手写报名可以理解)。报眉的设计合理,内容完整,规范。版次是“1999年第一期”,出版日期是1999年“8月6日”,编辑署名包括“四川省蓬溪县下河小学五二班李鑫主办 总编辑李鑫 编辑李鑫,美术李鑫”,类别无一遗漏,足见小作者办报细致、耐心、严谨。小小年纪,能做得这么细,这么实,这么精致,实属难得。

再看内容吧。这期报纸是迎澳门回归专辑,头版头条是《喜迎澳门回归》,另两篇分别是《归来吧,澳门》《奔向新世界》,补白用了一幅有意思的漫画。第二版有四篇文章,《澳门自古就是中国领土》《澳门多庙宇》紧扣澳门主题,版面补白的宣传画也是这一主题。另外两篇《吃蜂蛋》《文竹》应该是李鑫自己的习作,约占报纸内容的五分之一,没有喧宾夺主。总体上看,主题鲜明,字数多,信息量大,可读性强。

版式更是令人赏心悦目。版面布局显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是根据每篇文章字数来划分板块,先铅笔勾画,定稿后彩笔勾边框;每篇文章的标题与正文的比例、压题图内容和尺寸比例等,显然也都是精心计算过的。中缝约一厘米宽,留白,好处是折叠保存不损伤内容。

相对于绝大多数五年级学生,李鑫的美术功底也是很出色的。这不仅从版面设计看得出来,文竹、和平鸽、机器人等插图也显示了他的绘画水平,而那幅漫画,无论是内容、主题、表现手法还是人物形象,无一不显示出高水平。

一份手抄报,可以直接看出学生的书写水平、绘画水平、审美水平、写作水平、意志品质等,综合性强。让学生办一份手抄报,这些能力就都得到了锻炼,得到了培养,得到了检验。所以,老师也好,家长也罢,要重视这项有价值的特殊作业。有时候,即使没有办手抄报的作业,也可以鼓励孩子自己办报,尤其是寒暑假时间很长的时候。

再看看当今孩子的手抄报,不难发现,差别是巨大的,大多数是很难跟李鑫这报比美的,因为他们的报纸要么太注重形式,要么注重版式的花哨,而内容较少,文字不多,办报时间不多,费的心思也少得多,当然了,孩子得到的锻炼也就有限了。

李鑫办这份报纸,是我那年布置的暑假作业。我那个时候是《少年百科知识报》通讯员,也是学校校报《笋芽儿》主编,重视学生办手抄报能力的培养,孩子们兴趣浓厚,参与的热情很高。我当班主任的时候,一直重视学生全面发展,不挤占其它课时间上语文。学生上音乐课、美术课也常常去巡视课堂纪律,总体上看,孩子们的综合能力比较强。

交上来的手抄报,评奖后我都会还给学生,而且期末的时候,作文本、日记本全都发放回去,提醒学生尽量保存,若干年后,或许是很有价值的。今天看来,也的确是这样,女儿看了李鑫留存的“文物”就赞不绝口:“爸爸,你太有才了……”

至于我自己的儿子,自然也是重视全面发展的,虽然他办的手抄报没保存下来,但拍了一张照片保存,遗憾的是,照片原件丢失,保存照片的移动硬盘打不开了。

在此,我要强烈呼吁:年轻的家长们,不要总盯着学校的必考科目,要重视动手能力的培养,要重视意志品质的培养,因为“输在起跑线上”,不一定是输在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等考试学科上。


                      手抄报里有学问——读李鑫“出版”的《少年文学报》杂感(黄继森_新浪博客

                                                     我教儿子办小报
黄继森
(2009年发表于《少年百科知识报》

儿子上五年级了。前不久,老师教完课文《遨游汉字王国》后,布置了一项语文实践活动——用两周课余时间,每个人编写一份手抄报,内容是关于汉字的。老师还说,因为这是一次综合实践活动,所以不教方法,让大家自己去寻求答案。这可急坏了儿子,因为他从没办过手抄报,不知从哪里入手。

回到家,儿子跟我讲述了自己的烦恼。我笑着说:“儿子,你得动脑筋啊!既然手抄报的内容与汉字有关,你就得钻到汉字王国里去呀!”虽说嘴上这么说,为了引导孩子,我也开始跟他一起上网查阅资料,一起去书店买书。后来,儿子还主动翻出自己的作业本,搜集写错的字……遨游在汉字王国里,儿子享受到了快乐,简直是如痴如醉了。

不到三天时间,儿子就准备好了办报的内容了,而班里许多同学一谈办报就愁眉紧锁,儿子简直是乐不可支。

又花了两天时间,儿子就把小报办出来了,得意地等着我的奖赏。我点点头,又摇摇头。儿子很疑惑,问:“爸爸,您为什么既点头又摇头呢?”我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啊,你这份报纸内容很好,可是,版面不太美观,而且字迹不太美观,看上去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儿子仔细端详着,发现整张报纸上半块的内容太多,下半块又显得过分稀疏,有点头重脚轻。儿子不由得皱起了眉头,他认识到了自己这份手抄报存在的问题,心悦诚服地说:“那我就重新设计版面,重新办一张吧。”

又花了三天时间,儿子的第二份手抄报办出来了,是一份四开的四页小报。虽说仍显得不够精美,但毕竟是他畅游汉字王国的成果,是他心血的结晶,所以,我给了他这样的评价:“一份小报,一片浓情。”

后来,儿子的手抄报被学校评为特等奖。捧回奖状那天,儿子俏皮地唱道:“军功章里有我的一半也有的一半……”


手抄报里有学问——读李鑫“出版”的《少年文学报》杂感(黄继森_新浪博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