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武汉跑半马

八月上旬报名并中签了山东淄博马拉松比赛半马项目,九月下旬上午乘高铁抵达后直奔综合体育馆;
淄川区蒲家庄蒲松龄纪念馆,是为纪念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蒲松龄而设立;
纪念馆以图文并茂的版面配合展橱实物,详细介绍了蒲松龄生平的几个重要阶段;
蒲松龄一生著述甚丰,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诗词、杂著、戏曲等二百余万言;
聊斋故事彩塑展精选了《聊斋志异》中的典型故事,用传统民间泥塑形式,将主要情节立体形象地展示了出来;
现当代文化名人创作了一大批题咏蒲松龄的书画作品,如郭沫若、老舍、田汉、刘海粟、赵朴初、吴作人、启功、范曾等。
汉代建筑风格的海岱楼是齐盛湖公园制高点,其内的钟书阁融合了齐国故都、陶瓷琉璃、天然溶洞等诸多淄博元素;
网红打卡地唐库曾为淄博糖酒站马尚仓库,后按修旧如旧原则升级改造,建成了集艺术空间、餐饮休闲、文艺展演等内容的文创园区;
博山菜馆用过晚膳后,前往淄博马拉松赛起终点张店区市民广场熟悉环境。
八月下旬报名并中签了湖北武汉光谷马拉松比赛半马项目,十月下旬早晨乘直快列车抵达后换乘地铁前往高新大道站,观望半程马拉松终点光谷中央生态大走廊及凌空驶过的空轨;
观望马拉松博览会展台后,来到比赛起点处华中科技大学门前熟悉环境。
始建于1877年的古德寺,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于一身,采用汉传佛教三进院落伽蓝七堂布置形式,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堪为佛教胜地一大奇景;
古德寺保留着哥特式基督教、罗马式天主教、拜占庭式东正教、伊斯兰教清真寺风格,是二十世纪年代中华、东南亚与西方文化交融的结晶;
我国现存最早三座海关大楼之一的江汉关大楼于1924年落成,融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及英国钟楼风格形式,具有重要的历史和建筑艺术价值;
江滩公园内的防洪纪念碑建于1969年,基座正面镌刻诗词《水调歌头·游泳》,左右侧面为武汉人民抗洪抢险大型浮雕;
横渡长江博物馆内收藏了各种图片、照片、视频、实物等史料,结合写实油画、雕塑等艺术品,再现了毛主席多次横渡长江的历史;
大智门火车站于1903年建成启用,是我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京汉铁路的终点站;
吉庆街是武汉市区有名的夜市大排档,素有过早户部巷,宵夜吉庆街之称;
每当夜幕降临,各类美味佳肴汇集的吉庆街灯火辉煌,成为领略大武汉都市烟火风情的窗口。
兴建于公元1658年的归元禅寺,因其古树参天,花木繁茂的人文境致又被称为汉西一境,与宝通寺、莲溪寺、古德寺合称为武汉的四大丛林;
禅寺拥有藏经阁、大雄宝殿和罗汉堂等主体建筑群,两重山门的匾额均为竖放,因公元1889年德宗皇帝御赐归元禅寺四字匾额以及《龙藏》一部,由民间寺院提升至皇家寺院;
所谓归元也叫归真为佛教术语,意思是超出生灭之界,还于真寂本源,本意就是希望人们看透人生;
漫步在阳光普照下的归元禅寺,缭绕的青烟洗涤尘世的纷扰,心灵在此幽静处所或许能够得到净化;
武昌城墙内花园山北麓与螃蟹岬南麓之间的昙华林,随两山并行呈东西走向,是文艺小清新们闲逛扎堆的首选之处;
昙华林名字由来一为古代此地居民院中多种植昙花,因花与华通假故而被称为昙华林,又说昙华出自佛经《妙法莲华》中的优昙钵花,当年正觉律寺就曾位于此处;
近代外国宗教渗入昙华林开始文化殖民,意大利、英、美及瑞士等国传教士来此传教、办学、施医,因此留下了具有明显中西交融特征的各类建筑;
昙华林是一条充满历史与文化气息的武汉老街区,但凡自认为有点文化程度的外地游客也大多会来此打卡闲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