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诵读指导初探
(2018-12-15 10:07:09)
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学设计 |
古诗词教学中诵读指导初探
西安爱知中学
诵读,是初中学生在学习古诗词时最基本的环节之一。诵读,能够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诗词含义,体会作者情感,感受诗词意境,正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诵读,能够使学生切实感受古诗词的音律之美,形式之美,感受古人的审美情趣。自然地,在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指导学生进行诵读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初中语文教师都很重视对学生的诵读指导,都为此进行着各种尝试与努力。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我亦如是。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在努力地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诵读,以期对学生的古诗词学习起到最佳的促进作用。在我看来,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的诵读加以指导。
一、正字音
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最首要的一步是让学生将每一个字的读音读准确,不出现错读。如果学生在诵读时连字音都读不准,那就贻笑大方了。对于初中学生而言,古诗词中的一些字词是首次接触,平时在生活中也少有耳闻,倍感陌生,因而容易读错。这就需要教师为学生指正、强调。例如,在诵读之初,教师应该对《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潋滟”、《木兰诗》中的“鞍鞯”“辔头”等字词的读音进行细致明确,确保学生不读错。
在正字音时,还要考虑到古诗词的押韵。押韵是古诗词的基本特征之一,虽然古今汉语的语音发生了不小的变化,但是用现代汉语普通话语音来读古诗词,依然能体现其音韵特点。但是,一些汉字在做韵脚时,其现代汉语的读音不能很好地押韵了。如果仍然按照现代汉语的读音来读,就不能很好地体现诗词的韵律,就会破坏诗词原有的艺术美感。这时就需要教师为学生进行简要解释并明确合适的读音。这种情况最典型的是“斜”字,“斜”在很多诗歌中充当韵脚,例如“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出有人家”“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等。在诵读这些诗词时,“斜”不宜读本音“xié”,要读成“xiá”才能更好地押韵。总之,为学生正音,是教师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的第一步,重点在于读准陌生字词的读音,读好特殊韵脚的读音。
二、明节奏
古诗词有一定的形式,讲究音律,因而有比较整齐的节奏。诵读古诗词时,如果能准确把握和体现诗歌节奏,就会让诵读更有韵味,更具魅力。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指导的时候,为学生明确朗读节奏很有必要。指导学生明确朗读节奏,主要是让学生明确在诵读古诗词时如何停顿。由于古诗词拥有比较齐整的形式,其诗句中的停顿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所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明确规律并运用规律。
古诗词中,诗的句中停顿的规律性更强些,诵读时的停顿与诗句的字数多少联系紧密,不同字数的诗句所适用的诵读节奏不同,同字数的诗句的诵读节奏也会有区别。
1.
2.
3.
4.
需要注意的是,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词时还需要让学生注意停顿的长短。诵读时句中的停顿应该自然、短促,切不可刻意,有意延长。句中的诵读停顿一定是短于标点符号的停顿的,万不可颠倒弄错。一般来讲,在古诗词诵读时,凡停顿处停顿的长短关系是:句中节奏停顿(划“/”处)<</span>句中标点(逗号等)<</span>句末标点(句号、问号、叹号等)<</span>词上下阕间隔。
三、表情感
古诗词诵读,读准字音、读好节奏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要准确表达出诗词的思想情感。古诗词本身多是通过写景、叙事来抒发诗人的思想情感。因而,在诵读古诗词时一定要准确地体现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时,引导他们理解诗歌情感并在诵读时加以表现,自然是重点。要让学生在诵读时能比较好地表现出诗人情感,最应该依赖的是他们对诗词的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所以,教师除了在诵读技巧和方式上指导之外,引导学生赏析诗句、感悟主旨是非常重要的。在此基础上,如何指导学生在诵读古诗词时读出情感,可以参考如下方法给学生以指导。
1.
2.
综上,正字音、明节奏、表感情这三点是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古诗词诵读时能够使用的基本方法。如果能结合学生和教学的实际进行细化和调整,相信学生对古诗词的诵读会有所提高,更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