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2024-07-15 11:22:30)
标签:

三河古镇

合肥5a

河道古街老巷

大夫第

万年寺

分类: 安徽旅游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成都自驾山东游记之二十三

肥西三河古镇,位于合肥市西南部,于庐江、舒城三县交界处。原是巢湖中泥沙淤积渐成之高洲陆地,因鹊鸟栖息,古名鹊渚、鹊尾、鹊岸。因小南河、丰乐河与杭埠河三水流贯其间,南北朝后称三汊河,明、清时置名为三河镇。素有“春秋古镇,皖中水乡”的美誉。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三河古镇内三河为巢湖西岸水陆交通要冲,是肥西县最大港口,水路经丰乐河、杭埠河上通舒城、六安市境,下通巢湖、长江。历史上既是兵家必争之地,又是商家云集之地。自然也成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古迹甚多,是合肥国家5A首个景区,也是中国美食文化古镇。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河圩相连的三河古镇,临水建房沿河成街,秋水浅静,风光宜人。从古码头衍生青石板路,引出南街、北街、西街三条商业串接众多窄巷,连起民宅。刚进古镇便被众多不同的古桥及沿河高大洁白,翘瓦飞檐的徽派马头墙及黑白对比鲜明的风雨砖瓦窗所惊艳。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建于小南河外河上的鹊渚廊桥是三河最古老桥,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 廊桥上有双层飞檐翘角的长亭,两边建有美人靠,供游人观景休息。现桥虽是1982年重建,却仍然保持原来的历史风貌。横跨小南河的望月踏步石桥,拱如满月,与河边望月阁横竖相映成趣。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七层的望月在本世纪初修建,是三河至高点被称江淮第一阁。楼上展示古代艺术文玩珍宝,又名国粹楼。有人说为纪念湘军名将李续宾而建,此点存疑:已有三河天平天国胜利大捷纪念馆,怎么又在淮地纪念被天平天国灭掉的湘军将领!且史评李续宾为猛将非帅才。不过一切也皆有例外。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大夫第为明清时期文官私宅《大夫第》匾,由历经清道光、咸丰、同治三朝,任过五部(工、刑、户、兵、吏)尚书朱凤标题写。现展示明清官宦庭用具等文物,如各种古式家具,紫檀、花梨木桌椅,各种楠木柜子、雕花金丝床、祖容画像,马车、龙船等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三河古镇除了大夫第还有好几个民俗博物馆,民俗园有淮军文物和当地米酒工艺展示,超出了一般古镇。刘同兴隆庄是明清时期一家经营米布盐裁缝店的商家,有五进八厢三十二间房屋。为时任三河商会会长刘锦堂的徽派宅第,过去门庭若市,车水马龙十分热闹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古南街鹤庐是淮军名将三河人刘秉章多处宅院唯一保留下来的,现展示其生平的事迹以及当时武器设备,图文资料等。刘秉璋为咸丰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后入军幕随李鸿章,领军大败捻军、太平军,颇有儒将风范。中法战争指挥镇海之战,击退法军。他先后做过江西巡抚、浙江巡抚。后任四川总督十年,勤政廉洁,用竹笼古法维修都江堰“成都教案”中维护民族利益,罢职。去世后被追谥“文庄”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万年街口四柱华表石牌坊,风格独特,龙凤呈祥等雕刻,工艺精湛。街巷建筑古色古香。古南街有杨振宁旧居,是一座明清时期古徽派砖雕,高大门墙的民间宅院。1937年抗战爆发,高中少年杨振宁随肥西庐南中学迁至三河肥南中学读书,与母亲寄住在此约一年。1938年到昆明,没有读高三,便以总分第二考入西南联大就读。可谓少年学霸,一路开挂。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往南有孙立人故居(其祖父曾住这里,后迁往庐江金牛山)。为典型的皖中徽派住宅两层木质小楼。孙曾留学美国,抗战名将,两次入缅抗日作战。是抗战中军级将领歼灭日军最多的,有东方隆美尔的美称。在台遭软禁,90岁在台病逝。门外有其戎装英武站立塑像。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古南街城隍庙供奉着地藏菩萨,也供奉着城皇爷,保佑一方城池百姓平安。庙门篆字联有点意思为善应,设惑未,前人余殃,殃过必;为恶应灭,设惑未灭,前人余德,.德尽自灭。”联额“由你算吧”。据说是庐江县的秀才写,目的为善去恶。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万年街鑫樾阁原为北宋古老精美建筑,由北宋书法家米芾题匾而知名。据说米芾曾从无为知州任上赴三河赏奇石,见鑫樾阁前身南城酒楼生意清淡。得知东家喜书画不善经营便挥毫“鑫樾阁”并题上襄阳米芾,遂生意大好。历史上多有损毁,1858年毁于“三河大捷”战火,1991年又毁于百年不遇大水灾,近年在原址依照北宋建筑风格重建。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万年寺黄墙红柱,大门巍峨,石狮威风凛凛,华表精致,神兽望天壮观的九层万年寺塔,耸立蓝天,成为古镇地标建筑。该寺始建于北宋,传说赵匡胤一家逃难至此,立国后,于建隆元年下旨在三河建造佛庙,亲题万年禅寺。千百年来屡建屡毁。现为近代复建,隶属九华山天台下院,占地30亩,苍松翠竹,河环水绕,壮丽堂皇。万年禅寺旁边二龙桥二龙街之来历,也与上述传说有关。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在众多桥梁中最为著名的是大南门的三县桥横跨小南河位于古镇中心,连接肥西、舒城、庐江三县一桥跨两岸,鸡鸣三县闻三县桥。这是三河古镇现存的古桥历史最悠久始建于宋代,最后一次修葺距将近百年。是三河现保存最为完好的古石桥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三河经济繁荣,地处水陆要冲,城墙炮台与纵横宽深的河道,兵家必争之地。清咸丰八年1858,太平军将领陈玉成、李秀成率部在三河东南西线凭借城墙等有利地势,筑垒抵御湘军鏖战10昼夜,湘军悍将李续宾、曾国华先后毙命,湘军6000余人全军覆没,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上有名的三河大捷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此次战略胜利也仅为内讧后目光短浅的太平天国,多苟延了8年时间。至今三河太平军古战场遗迹仍在,原清官员宅邸亦是太平天国陈玉成的指挥所(现英王府邸),也即三河大战风云展览馆。街头墙壁三河大捷激烈战斗的精彩生动大型石雕,述说着昔日艰难烽火岁月与辉煌篇章。完好的古城墙、古门楼如烟熏火燎,留有战火硝烟激战的痕迹。矗立城头,旗帜飘扬,战马嘶鸣,刀枪剑戟之声犹如在耳。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水桥老街巷道密,三河古镇胜迹多

游走徜徉于新旧杂陈的三河古镇,望月桥头夕阳漾彩,古鹊亭中棋局正酣。老石板路坎坷不平,小院墙头高低错落。砖墙岁月留痕,斑驳陆离,依然如故的古巷,门窗或关或闭,改造过的老街,粉白墙上新绘的水墨壁画时兴漂亮。五味杂陈的历史沧桑感慨,悠然涌上心头,我们的步履便是这样几十年、千百年不断彳亍行进,走到如今。

正是:

三河古镇淮中奇,水环古街码头立。城头硝烟旗帜易,古庙文物大夫第。

途乐客  2023.0915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