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网红李子坝,轻轨穿楼景秒杀
标签:
重庆旅游李子坝轻轨穿楼2号轨道交通遗址公园 |
分类: 国内旅游 |
重庆山城江岸可利用之地本来就少,加上几十年经济大发展,不断修建商厦工厂、住房公路桥梁,不仅寸土寸金,是有钱也难买空闲之地。建设新的交通道路桥梁必须有新的思路和办法,李子坝轻轨与白象居楼盘的巧妙设计一样,也体现山城建设者的集体创新智慧。
李子坝在重庆嘉陵江南岸滨江路上,面临嘉陵江,背靠鹅岭壁,附近是团结新村。过去这里坡陡石多,土壤少,肥力差。相传有灾民逃难到此,种庄稼不够糊口。后听鸟叫“李贵!李贵!”遂寻李子核种下,收成不错,卖果买米,于是遍种李树,后称此地为李子坝。
重庆在上世纪末就开始规划轨道新线,日本也参与部分项目可行性调查。2001年春获日本政府开发援助约20亿贷款采购设备。该项目被列为西部开发十大重点项目。2号线是重庆第一条轨道交通线路,首批列车由日本生产,后续由长春和重庆生产制造。
李子坝能幸运成为其中一个轻轨站,因为规划中的轨道和住宅楼的修建正好重合在这个点上。经过持续半年认真讨论,多位计划参与者提出修建一个全国没有先例的居民楼兼轻轨车站的方案。楼房与轨道交通标准不同,困难重重,设计两年,大修改六次。
这是我国第一次将车站与商住楼同步设计、建设、投用。单轨第一次采用引进橡胶轮胎,空气弹簧支撑车体,轨道车站桥梁与商住楼支撑结构相分离,列车震动对楼房无大影响。噪音仅50分贝左右,低于城区交通干线噪声平均数75.8分贝。使车站与商住楼能和谐共生,成功实现城市土地资源的超集约利用。
李子坝站位于李子坝正街39号19层商住楼中间的6-8三层,6楼为站道厅,7楼设备层,8楼是站台层。1楼至5楼是商铺,9楼至19楼是住宅。每层面积约3500平方米,列车穿越长度132米。这是国内第一座与商住楼共建共存的跨座式单轨高架车站。
2号线轨道交通基本走向为东北到西南,从较场口经临江门、黄花园、曾家岩、牛角沱、李子坝、佛图关、杨家坪、动物园、大渡口、新山村、天堂堡等24站直到鱼洞,全长31.36公里。2000年开始建设,2005年,2号线部分路段通车,开放观光运行,包括李子坝车站。
整个2号线工程共建设了十余年,直到2014年底,最后一站鱼洞才完成通车。全程约耗1个多小时,票价2--6元。并与1号、3号、10号和轨道环线互通。从每天晨6点多到晚上11点多,每工作日间隔3分钟、双休日间隔4分钟,就有一列轻轨列车通过。
由于技术创新的加持,在重庆首条轨道交通2号线轻轨车穿过李子坝39号楼后,原本普通的李子坝站,随着近几年多媒体及短视频火热爆料,这个默默无闻的轻轨车站逐渐爆红,成了千禧年后重庆新诞生的网红之地,与洪崖洞一样拔得头筹,中了旅游大彩。
据报导,2011年暑期最高日客运量为16万人次,2018年最高春季达37万人次,在2023年4月30日,送客量达58.2万人次,创下2号线路日客运量记录。通过数据可以看出,在2018年左右开始居高不下,应当主要是经过李子坝站体验旅游的人数在逐年增加。
打车前来,司机却一路吐槽堵车,说重庆没有啥子景点游人还多!尤其是李子坝,每次列车出场,一哈儿穿过楼房就演完了。可能重庆人已经习以为常,一个轻轨车站而已。但其他城市却没有,敢为人先,能为人先;千篇一律变俗,独特即可成景,稀奇便能引人。

在李子坝通车五年后,这里建成首个抗战遗址公园(李子坝公园)。这里邻市中心,地势险要,环境优美静寂。抗战时期,为避日机轰炸,部分部门和官员曾迁此地。有高(高显鉴、著名社会活动家、教育家)公馆、李根固(川军抗日名将,力主修建重庆防空洞)旧居、刘湘公馆、国民参议院、交通银行学校等旧址,部分显示了重庆抗战时期的历史风貌。
其中高公馆现为晏济元美术馆。晏济元四川内江人,中国美协会员、重庆国画院名誉院长,曾任重庆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等职。从艺一生,影响甚大。2011年辞世,享年110岁。晏老同郭沫若、张大千、张善子、于右任、谢无量、何香凝、谢玉岑等结交深厚。
在李子坝通车十三年后,由于来看李子坝轻轨穿楼的游客很多,影响当地交通,便又在嘉陵江边修建李子坝观景台。这对提高重庆的声誉度、知名度起到很好的作用。虽车流量、人流量仍旧大,交通拥堵,却挡不住坐轻轨看桃李花开和观穿楼奇景的人群。
李子坝通车十五年后,歌手张可儿发行歌曲《李子坝》。歌中唱到:“山路弯弯缠腰带,轻轨横穿高楼下。车站隐蔽楼坝坝,隔壁邻居姗姗下。听不见闹市的嘈杂,看不到喧嚣的繁华。习惯了平凡的家,我爱李子坝,我爱我的家。”这也道出重庆人的心声。
重庆本地人虽然看李子坝并不像外地人那般稀奇,但不少旅游公司却是利用大好时机做足功课,不断宣传扩大影响,拉足大把人员流动,就听见哗哗的钞票声。但无论如何,李子坝轻轨穿楼的一、两秒钟,足以展示创造奇迹的重庆人不安于现状,顽强拼搏奋斗的精神。
正是:
山城新宠李子坝,智慧技术结大瓜。快车穿楼悄声过,乐艳春天桃李花。
途乐客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