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所看的故事书、电影电视剧,人都有很明显的脸谱化特征,一出场你就能分辨出哪个是好,哪个是坏,好人就好的一塌糊涂,坏人就坏的脚底流脓。等长大明白事了,才发现童话里都是骗人的。人都是复杂多面的,在不同情势下会有不同表现。
前两天翻了翻二月河的《康熙王朝》这本书,电视剧之前我是看过的,陈道明先生的演技那真不是盖的,演的确实好。不过看书多了想象的空间,多了些更深的体会。
其中有一段,讲康熙想到“亲贤臣,远小人”这句话,这句话咋一听,想当然都会觉得正确无误。然后康熙就认为不尽然,自古贤臣能有多少,小人也不永远不能断绝,并且小人中也有才艺可取之人。康熙把小人比作油,认为一日三餐不能离油。
就如同康熙的老师伍次友与明珠,伍次友是个君子,端方正直,才华横溢,不过却最终没有在朝廷任职。而明珠贪恋权势,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确定康熙帝重用。康熙并不是不了解每个人的性格特长。端方正直的人是没法在官场生存的,官场这个大染缸是容不得纯白色的,而明珠就能很好的适应,何况明珠再狡猾,在厉害,在雄才大略的康熙眼里,也不过是如来佛手掌心的孙猴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