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对台北故宫不了解,只是看了一部以纪录片为蓝本的书——《台北故宫》,才对那个地方、那段历史稍有了解。
台北故宫,是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把原本故宫南迁的文物运到了台北。这批文物,原本是为了防止被日本掠走,由一批仁人志士,分三路护送国宝南迁。第一批宝物运动到贵州安顺暂放,后运送到四川巴县;第二批经水路,由长江运送至汉口,最后迁到四川乐山;第三批经由陇海县经宝鸡,运到四川峨眉。再加上抗战胜利后,日本交回侵掠期间,掠夺的珍贵宝物。还有河南博物馆的甲骨,青铜等宝物,最后都在解放前夕,运送到台湾,存放在台中糖厂的仓库。后来搬至中郊外雾峰乡吉峰村,一直存放到1965年博物馆落成。
让人感动的是,国宝在长途的搬迁过程中,除了四库全书少了一页插图之外,无以损失。这是因为在保护国宝过程中,有很多学着、专家、工人不辞辛劳的工作,这些人就是凭的就是一腔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对国宝的热爱。到达台湾的最初十多年,生活异常的艰苦。杭立武、那志良、庄严等这些文物专家把毕生的心血都献给了这些国宝,也为中华民族保存下了文化的血脉。
无论两岸因为怎样的原因,分隔有多久,而这些国宝文物承载的文化,显示了两岸割不断的血脉联系。
http://s3/mw690/00709KSSzy7j6lM4A2C72&690
加载中,请稍候......